[發明專利]一種石質山體破損面植被及其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6044.4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68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苗褓褓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2/00;A01G9/029;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晉***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體 破損 植被 及其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一種石質山體破損面植被及其種植方法,屬于石質山體破損面生態修復技術領域,主要解決在困難立地條件下的生態修復的問題;包括一種石質山體破損面植被,包括喬木和/或灌木和/或花草和/或爬藤植物,其特點是:所述喬木是采用秸稈育苗缽集約化定植的喬木;所述灌木、花草或爬藤植物是采用秸稈育苗棒集約化育苗技術培育的灌木,所述喬木連同秸稈育苗缽植入在依據石質山體破損面現狀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型地貌,采用鑒定可行的筑槽、圍堰、回填、鑿窩等層級復綠技術進行開挖的植樹坑內;所述灌木連同秸稈育苗棒植入在依據石質山體破損面現狀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型地貌,采用鑒定可行的復綠技術進行開挖的植樹坑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質山體破損面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質山體破損面植被及其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范圍內一般立地條件下的常規造林綠化技術已較為成熟,且取得了良好的造林綠化效果,但在困難立地條件下的生態修復則遠落后于林業和生態建設的要求。長期以來,全球范圍內針對各種困難立地的生態修復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較多局限。由于土地開發造成的生態破壞和所形成的地形地貌等立地類型差異變化很大,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生態修復需要因地制宜。許多困難立地,如石質山體破損面等,因缺乏相應的生態修復關鍵技術而無法取得明顯的造林綠化成效,在人類日益重視生態環境的今天,留下了許多令人遺憾的荒山荒坡。特別是對陡坡、腹地狹窄的破損山體生態治理效果非常不理想。
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及長期的過度開發,如道路修建、水利工程、旅游開發、礦山開采等形成了大量的石質山體破損面。這些山體破損面的植被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山石裸露,表土剝離,水土流失嚴重,安全隱患突出,嚴重影響了生態及投資環境,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伴隨著我國生態建設及脫貧攻堅戰役的打響,實施山體破損面生態修復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存在的現實困難亦顯而易見:山體破損面尤其是煤礦、采石場、采沙場開采形成的煤礦廢棄地、石場廢棄地等破損山體,因高、危、陡、缺土少水、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等一系列限制因素,往往使管理機構及生態修復企業望而卻步。
石質山體破損面生態修復常見的方法就是掛網噴播技術、表層覆土技術及直接移栽技術等,但是上述技術均存在較多缺陷:掛網噴播在北方效果欠佳,特別是石質山體,噴播1年以后就開始出現嚴重退化及枯死現象,隨之失去修復意義;表層客土回填,工程量大,成本高。申請號CN201811181709.0公開了一種山體高陡破損面生態快速修復的方法。在山體高陡破損面采用分層施工方法挖成臺階地形,所述預留保護層使用手持式風鉆開挖施工,然后通過人工剝離開挖至設計建基面,在建基面采用液壓巖石破碎錘進行破碎開挖出上口下底相等的種植穴,填入混有基肥的土壤,選用與山體破損面生態環境相似的植物進行栽種,利于成活和后續養護。申請號CN201620289640.3公開了一種用于高陡邊坡的綠化結構。邊坡體,邊坡體外表面并沿邊坡體高低方向和并沿邊坡體水平方向均并列分布多個種植孔,種植孔中種植有種植物,所述高低方向的相鄰兩個種植孔和所述水平方向的相鄰兩個種植孔的間隔距離相等,在沿邊坡體水平方向的種植孔上側對應安裝有一根灌溉橫水管,灌溉橫水管上開設有多個圓孔,每個圓孔與所述沿邊坡體水平方向的種植孔相對應,圓孔與種植孔通過滴管相連接。上述兩種方法均為直接移栽技術,但是由于缺乏保證植被成活的核心技術及蓄水保水措施,植被成活難以保證且施工及后期養護成本高,需要布設灌溉設施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新性的將秸稈育苗容器集成技術應用于石質山體破損面生態修復中,在工程實踐中取得了成功應用。克服了傳統技術存在的缺陷及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石質山體破損面生態修復及施工方法。通過本發明修復后的石質山體破損面苗木栽植成活率顯著提高,修復區自然生態系統得到快速恢復。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苗褓褓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山西苗褓褓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60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礦渣山植被及其種植方法
- 下一篇:出餐保溫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