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5934.3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7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袁艷平;周錦志;孫亮亮;季亞勝;高志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S10/95 | 分類號: | F24S10/95;F24S80/00;F24D15/00;B01D53/04;E04B2/00;H02J7/35;H02S40/42;H02S40/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歡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管 式光伏 光熱 模塊 特朗伯墻 結合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水冷冷凝器(11)、風冷冷凝器(16),特朗伯墻(23),太陽能蓄電池(24),太陽能逆控一體機(25);
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用于吸收和轉換太陽能、為系統提供電能和熱能,所述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包括靠近光照側的玻璃板(2)、靠近用戶側的微通道集熱板芯(5)、玻璃板(2)和微通道集熱板芯(5)之間的隔熱空氣層(3),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固定在微通道集熱板芯(5)靠近太陽光照的一面,微通道集熱板芯(5)背對太陽光照靠近用戶的一面附著活性Al2O3二氧化碳吸附涂層(7),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側面設置冷媒回液管(9);
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上方的墻體上設置室外通風口(20),微通道集熱板芯(5)的上端和冷媒蒸汽管(8)的下端連通,冷媒蒸汽管(8)的上端通過蒸汽管道和水冷蒸汽管閥門(10)連接銅管冷凝器(13)的蒸汽入口,銅管冷凝器(13)的回液出口通過回流管道和水冷回液管閥門(14)連接冷媒回液管(9)的上端,冷媒蒸汽管(8)的上端通過蒸汽管道和風冷蒸汽管閥門(15)連接風冷冷凝器(16)的蒸汽入口,風冷冷凝器(16)的回液出口通過回流管道和風冷回液管閥門(19)連接冷媒回液管(9)的上端;
特朗伯墻(23)設置于靠近用戶的一側,特朗伯墻的頂端設有特朗伯墻上風出口(21)用于使熱風進入到室內,特朗伯墻的底部設有特朗伯墻下風入口(22)用于使室內冷風進入到特朗伯墻內,
風冷冷凝器(16)安裝在室內,水冷冷凝器(11)和風冷冷凝器(16)二者位置高于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風冷冷凝器(16)包括微通道冷凝器(18)、連接于微通道冷凝器(18)末端的風扇(17),風扇(17)帶動室內空氣不斷與微通道冷凝器(18)換熱;水冷冷凝器(11)包括儲熱水箱(12)和銅管冷凝器(13),銅管冷凝器(13)位于儲熱水箱(12)內,用于將來自于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的熱量導入儲熱水箱(12)內的水中,儲熱水箱(12)的出水口和用戶端(26)連通;
太陽能蓄電池(24)與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連接通過電線相連,用于儲存電能,太陽能逆控一體機(25)與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并聯后連接蓄電池(24),太陽能逆控一體機(25)將蓄電池(24)的內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供給用戶端(26)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通過熱熔膠層壓在微通道集熱板芯(5)靠近太陽光照的一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嵌于建筑物墻體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其特征在于:特朗伯墻(23)為建筑物墻體的一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水冷冷凝器(11)安裝在室外。
6.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熱管式光伏光熱模塊-特朗伯墻結合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非采暖季,關閉特朗伯墻(23),打開水冷蒸汽管閥門(10),打開水冷回液管閥門(14),關閉風冷蒸汽管閥門(15)和風冷回液管閥門(19),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和微通道集熱板芯(5)吸收太陽能,微通道集熱板芯(5)吸收的熱量經過冷媒蒸汽管(8)、水冷蒸汽管閥門(10)進入銅管冷凝器(13),將來自于太陽能光伏光熱模塊(1)的熱量導入儲熱水箱(12)內的水中,吸收熱量的水通過客戶端(26)提供熱水,銅管冷凝器(13)內熱量交換后的液態冷媒通過回流管道和水冷回液管閥門(14)返回冷媒回液管(9);
在采暖季,打開特朗伯墻(23)為室內提供熱量,關閉水冷蒸汽管閥門(10)和水冷回液管閥門(14),打開風冷蒸汽管閥門(15)和風冷回液管閥門(19),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和微通道集熱板芯(5)吸收太陽能,微通道集熱板芯(5)吸收的熱量經過冷媒蒸汽管(8)、風冷蒸汽管閥門(15)進入風冷冷凝器(16)的微通道冷凝器(18),風扇(17)帶動室內空氣不斷與微通道冷凝器(18)換熱;風冷冷凝器(16)的微通道冷凝器(18)內的液態冷媒通過回流管道和風冷回液管閥門(19)返回冷媒回液管(9);室內冷風由特朗伯墻底部的特朗伯墻下風入口(22)進入到特朗伯墻內,被微通道集熱板芯(5)加熱后由特朗伯墻(23)頂端的特朗伯墻上風出口(21)進入到室內,完成室內采暖過程;
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和微通道集熱板芯(5)吸收太陽能,太陽能電池片陣列(4)吸收的熱量轉化為電能并存儲于太陽能蓄電池(24),太陽能逆控一體機(25)將蓄電池(24)的內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供給用戶端(26)使用;
活性Al2O3二氧化碳吸附涂層(7)貼附于微通道集熱板芯(5)背對太陽光照靠近用戶的一面,利用等壓狀態下活性Al2O3二氧化碳吸附涂層(7)低溫吸附CO2、高溫脫附CO2的特性,在特朗伯墻低溫工作時間打開特朗伯墻上風出口(21)和特朗伯墻下風入口(22),關閉室外通風口(20),活性Al2O3二氧化碳吸附涂層(7)吸附室內CO2;在特朗伯墻高溫工作時間Al2O3二氧化碳吸附涂層(7)脫附CO2,關閉特朗伯墻上風出口(21),打開特朗伯墻下風入口(22)和室外通風口(20),以自然對流方式將高溫脫附后的CO2氣體排出室外,達到調節室內空氣質量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59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