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毫米波雷達的乘客計數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3712.8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97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石紹應;周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雷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3/88 | 分類號: | G01S13/88;G01S13/72;G01S13/58;G01S13/4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毫米波 雷達 乘客 計數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基于毫米波雷達的乘客計數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計算設備根據所述毫米波雷達在第一時間段內的監測數據確定所述第一時間段內探測到的多個目標檢測點的位置;所述一個目標檢測點的位置由所述一個目標檢測點相對于所述毫米波雷達的距離、角度確定;所述角度包括方位角和俯仰角;所述計算設備根據所述監測數據探測到的多個目標檢測點的位置確定出不同時刻的質心;所述計算設備對所述不同時刻的質心進行跟蹤濾波建立同一乘客軌跡;所述計算設備根據所述軌跡的數量計算乘客的數量。實施本申請,通過建立乘客的移動軌跡來確定乘客數量,并提高乘客計數的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雷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毫米波雷達的乘客計數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各種軌道交通飛速發展,人們出行越來越方便,外出旅游、度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為此,公共場所的安全管控壓力越來越大。這其中主要原因是一直沒有很好的技術手段能夠對諸如地鐵、公交、公園、景區等公共場所的乘客、人流量進行有效統計。
傳統的技術手段主要是紅外探測、視頻探測等。但都因受環境因素影響大、安裝調試困難、可靠性差等,無法有效解決地鐵、公交、公園、景區等公共場所的乘客、人流量統計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基于毫米波雷達的乘客計數方法及系統。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毫米波雷達的乘客計數方法,包括:
毫米波雷達發射毫米波雷達信號并接收回波信號,根據所述毫米波雷達信號和所述回波信號得到中頻信號;
計算設備根據所述毫米波雷達在第一時間段內的監測數據確定所述第一時間段內探測到的多個目標檢測點的位置;所述監測數據包含所述毫米波雷達向一個目標檢測點發射的毫米波雷達信號、發射時間,以及接收所述一個目標檢測點反射的回波信號、接收時間;所述一個目標檢測點的位置由所述一個目標檢測點相對于所述毫米波雷達的距離、角度確定;所述距離、所述角度由所述監測數據確定;所述角度包括方位角和俯仰角;
所述計算設備根據所述監測數據探測到的多個目標檢測點的位置確定出不同時刻的質心;以所述質心為中心的第一區域內的目標檢測點的數量超過第一數值;一個質心表示一個乘客在一個時刻的位置;
所述計算設備對所述不同時刻的質心進行跟蹤濾波建立同一乘客軌跡;
所述計算設備根據所述軌跡的數量計算乘客的數量。
所述方位角通過所述目標檢測點與所述毫米波雷達在水平面的投影點之間的連線,與第一方向之間的夾角表示;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列車的延伸方向。
所述俯仰角通過所述目標檢測點與所述毫米波雷達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點之間的連線,與第二方向之間的夾角表示;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列車的延伸方向。
所述計算設備利用有序統計恒虛警率檢測對所述多個目標檢測點進行距離維度恒虛警率檢測,并篩選出第一目標集合;所述距離維度恒虛警率檢測用于判斷所述毫米波雷達從同一方向、不同距離的監測范圍內接收的所述回波信號是否為所述第一回波信號,所述第一目標集合為雜波目標;
所述計算設備利用單元平均恒虛警率檢測對所述多個目標檢測點檢測點進行速度維度恒虛警率檢測,并篩選出第二目標集合;所述速度維度恒虛警率檢測用于根據所述毫米波雷達從同一距離的監測范圍內接收的多脈沖回波信號來判斷所述回波信號是否為第一回波信號,所述第二目標集合為雜波目標;
所述計算設備利用單元平均恒虛警率檢測對所述多個目標進行方向維度恒虛警率檢測,并篩選出第三目標集合;所述方向維度恒虛警率檢測用于判斷所述毫米波雷達從同一距離、不同方向的監測范圍內接收的所述回波信號是否為所述第一回波信號,所述第三目標集合為雜波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雷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雷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37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