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3681.6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2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年;李琦琦;秦桂娟;陳昊;劉柏男;張文潔;崔長青;王亭;張于于;康楠;王鐵源;閆明程;于洋;李志軍;陳志燕;杜松巖;董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延年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3F5/04;E03F3/02;E03F5/14;E03F5/10;E03F5/18;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之華益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胡月 |
| 地址: | 110075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原有 道路 海綿 城市 雨水 循環 處理 系統 | ||
1.一種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道路(1)、道路排水管道(2)、雨水固液分離過濾器(3)、植被層(4)、雨水自動過濾池(5)、凈水池(6)、一號引水管(7)、二號引水管(8)、濾網(13)、吸附凈化過濾裝置(14),原有道路兩側設置有植被層(4),植被層與原有道路之間設置有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2)頂部設置雨水固液分離過濾器(3),道路排水管道(2)的一個凈水出口端通過二號引水管(8)與雨水自動過濾池(5)相連通,道路排水管道(2)的含雜質出口端依次通過濾網(13)、一號引水管(7)與雨水自動過濾池(5)相連通,雨水自動過濾池(5)中設置有吸附凈化過濾裝置(14),雨水自動過濾池(5)與凈水池(6)相連通,凈水池(6)內設置有集水裝置,集水裝置的頂部位于植被層上,向植被層(4)引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裝置包括太陽能集水器(9)、太陽能電池板(12)、太陽能轉化器(10)、太陽能水泵(15)和灌溉噴頭(11),太陽能集水器(9)位于凈水池(6)內,太陽能集水器(9)包括集水件(9-1)和集水管(9-2),集水件位于凈水池內,集水管的底部與集水件相連通,集水管的頂部伸出植被層與灌溉噴頭(11)相連通,灌溉噴頭位于植被層上,灌溉噴頭由太陽能水泵(15)提供動力,太陽能水泵(15)由太陽能電池板(12)供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噴頭(11)主要包括噴頭孔(11-1)和噴頭調節器(11-2),噴頭調節器和噴頭孔的端部具有螺紋,兩者通過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凈化過濾裝置(14)內設置有石英砂、活性炭、鐵礦石、改性纖維球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引水管(7)和二號引水管(8)的出水口處均設置止水器(1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器(16)包括浮球(16-1)、連接桿(16-2)、連接擋板(16-3)和連接軸(16-4),連接軸安裝在引水管末端處,連接軸(16-4)與連接擋板(16-3)的頂端連接,連接擋板(16-3)的底端通過連接桿(16-2)與浮球(16-1)相連,連接擋板(16-3)與連接桿(16-2)相垂直,連接擋板(16-3)的底端由固定在引水管側壁上的支撐板(17)支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綿城市雨水循環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網(13)、吸附凈化過濾裝置(14)均搭在過濾支撐條(2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延年,未經張延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368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植物揮發油提取分離裝置
- 下一篇:顯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