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3620.X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3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洪振旻;王浩宇;姜磊;張宇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7/003 | 分類號: | G21C17/003;G01B11/02;G01B11/16;G01F23/292;G01K11/3206;G01K15/00;G01L1/24;G01L25/00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48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智能 壓力容器 測量 系統 誤差 修正 監測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用于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為核電檢測數據建立核電檢測數據庫且進行計算分析;根據計算分析結果,預設置在核輻射環境下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兩個布設位置;在兩個所述布設位置分別布設一光纖光柵傳感器;并且,獲取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在核輻射環境下的遠程核電檢測數據,包括:分別遠程采集兩個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傳感信號作為遠程核電檢測數據;并且,通過一根光纖分別采集兩個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傳感信號;
獲取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在核輻射環境下的遠程核電檢測數據;
通過仿真平臺模擬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工作環境,復現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測量數據;根據歷史測量數據對當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以確定當前測量數據可用且在當前測量數據可用時執行后續步驟;
根據所述測量數據對所述遠程核電檢測數據進行誤差修正,得到監測數據,記錄所述監測數據于歷史監測數據庫中,將核輻射環境的運行結果關聯于所述歷史監測數據庫的所述監測數據;
采用所述監測數據確定所述核輻射環境存在安全風險時,發出信號;其中,將所述監測數據與歷史監測數據庫進行比對,確定所述監測數據對應的所述核輻射環境是否存在安全風險;
其中,至少一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外設有屏蔽裝置;所述屏蔽裝置用于屏蔽射線以免造成干擾乃至破壞光纖光柵傳感,所述屏蔽裝置圍設于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外,所述屏蔽裝置開設有直槽且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位于所述直槽中,所述屏蔽裝置呈橢球形或梭形,所述屏蔽裝置的長度為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的2至5倍且所述屏蔽裝置的最大直徑或者最大厚度為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的2至5倍;
所述屏蔽裝置設有開口以使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感應布設位置處的環境參數,所述屏蔽裝置于所述開口處設有增厚環,所述增厚環具有鴨嘴形收縮口,以提升所述開口處的厚度及降低外部干擾,所述光纖光柵傳感器及其所連接的光纖通過所述開口置入所述屏蔽裝置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記錄所述監測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對所述監測數據進行分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根據分析結果給出安全風險報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分析結果給出安全風險等級報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記錄所述遠程核電檢測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記錄所述測量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仿真平臺模擬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工作環境,復現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測量數據,包括:通過仿真平臺模擬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于核輻射環境下的工作環境,復現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測量數據于核輻射環境下的相對誤差;
并且,根據所述測量數據對所述遠程核電檢測數據進行誤差修正,包括:根據所述測量數據的所述相對誤差對所述遠程核電檢測數據進行誤差修正;或者,
記錄所述測量數據于測量數據庫中;且通過仿真平臺模擬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工作環境,復現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測量數據,包括:確定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工作環境在測量數據庫中存在,則直接調用測量數據庫中的智能壓力容器測量系統的測量數據;然后執行后續步驟。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測量數據對所述遠程核電檢測數據進行誤差修正之后,還包括步驟:判斷所述誤差修正發生異常,進行報警。
10.一種核電環境安全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誤差修正監測方法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362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