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耦合微帶線的IC形低損耗負群時延電路及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3008.2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4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萬發雨;楊蓉;李寧東;布萊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H7/38 | 分類號: | H03H7/38;G06F30/39;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耦合 微帶 ic 損耗 群時延 電路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耦合微帶線的IC形低損耗負群時延電路及實現方法,由在FR4基板上鍍銅的耦合微帶線CL和鍍銅的開路微帶線TL組成;所述開路微帶線TL包括開路微帶線TL1和開路微帶線TL2;所述耦合微帶線CL與開路微帶線TL1組成的結構為C形狀;耦合微帶線CL與開路微帶線TL2結構為I形狀;結構為IC形狀,且結構對稱;所述電路的實現方法通過計算整個電路的S參數矩陣、電路相位函數,求出群時延函數,最后確定電路各個參數的尺寸。本發明降低了負群時延電路的損耗和反射,提高群時延帶寬和時延,提供設計靈活的負群時延電路的實現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負群時延電路及實現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耦合微帶線的IC形低損耗負 群時延電路及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通信系統復雜度的提高,射頻電路的群時延(GD)特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 注。為了避免由群時延變化引起的信號失真,常常采用群時延均衡器來恢復信號的失真。 近年來,負群時延(NGD)電路常被用來補償系統時延。此外,NGD電路在各種通信系統中也有著廣泛運用,例如提高前饋線性化放大器的效率,縮短延遲線,實現放大器的小型化,增強模擬反饋放大器的帶寬。解決相控陣天線系統中的波束傾斜問題,實現非福斯特元件。在微波電路中,串聯和并聯RLC諧振器被廣泛用于實現NGD電路。這些NGD電路中的大多 數都需要集總元件(例如電容器和電感器),但是這些集總元件值往往只有一些規范標準值,不能實現任意值限制了設計的靈活性,其次集總元件的寄生參數增加了在微波頻率下的實現NGD電路的難度。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研究者提出了采用分布式電路來實現的NGD電路。但是分布式負群時延電路往往面臨著高的電路損耗。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負群時延電路的損耗和反射、提高群時延的 基于耦合微帶線的IC形低損耗負群時延電路。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負群時延電路,由在FR4基板上鍍銅的耦合微帶線CL和鍍銅 的開路微帶線TL組成;所述開路微帶線TL包括開路微帶線TL1和開路微帶線TL2;所述耦合微帶線CL與開路微帶線TL1組成的結構為C形狀;耦合微帶線CL與開路微帶線TL2結構 為I形狀;結構為IC形狀,且結構對稱。
所述耦合微帶線CL的等效電路有四個端口,分別為第一端口(1)、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
所述開路微帶線TL1與開路微帶線TL2相同;所述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分別與開路微帶線TL1、開路微帶線TL2連接;所述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2)作為整個 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口。
所述的基于耦合微帶線的IC形低損耗負群時延電路的實現方法,包括步驟如下(1) 計算開路微帶線的輸入阻抗;(2)計算耦合微帶線的本身的S參數矩陣;(3)計算整個電路的S參數矩陣,求出電路相位函數,求出群時延函數τ(ω);(4)確定電路各個參數的 尺寸。
所述步驟(3)中結合開路微帶線的輸入阻抗和耦合微帶線的S參數計算整個電路的S 參數矩陣、插入損耗S21和反射系數S11。
所述步驟(3)中由群時延定義來求出群時延函數τ(ω)。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效果如下:1、降低了負群時延電路的損耗 和反射;2、提高群時延帶寬和時延;3、提供了設計靈活的負群時延電路的實現方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中(a)為本發明的NGD電路原理圖、(b)為本發明的NGD等效電路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30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