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機音頻模塊的測試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2945.6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20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卿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24 | 分類號: | H04M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董永輝;李玉琦 |
| 地址: | 518033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音頻 模塊 測試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一種手機音頻模塊的測試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包括:測試手機與測試服務器上的標準手機聯通;計算機的聲卡向測試手機麥克風灌輸第一測試音頻,并在標準手機揚聲器播放;測試服務器的聲卡從標準手機揚聲器錄取播放的第一測試音頻,形成第一錄制音頻,將第一錄制音頻與第一測試音頻做對比,從而判斷編碼單元是否合格;測試服務器的聲卡向標準手機麥克風灌輸第二測試音頻,并在測試手機揚聲器播放;測試服務器的聲卡從測試手機揚聲器錄取第二測試音頻,形成第二錄制音頻,將第二錄制音頻與第二測試音頻做對比,從而判斷解碼單元是否合格。本發明能更真實模擬實際通話場景,測試效果更真實,pyAudio模塊不受測試時間長短限制,實現測試的穩定性和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試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手機音頻模塊的測試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手機作為一種通信產品,其主要功能是為了實現雙方的語音通話。因此衡量語音通話音質好壞的標準一直是手機最重要的測試標準之一。目前手機音頻模塊自動化測試方案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1)通過一個音頻保密箱,然后在音頻箱里左右放2個喇叭,通過計算機控制放音,并同時控制手機錄音,然后將錄取到的音頻和計算機端放音的原始音頻做比較,來判斷手機的音頻的質量。缺陷是只是單一的判斷了手機芯片的錄音功能,并沒做性能測試和模擬音頻測試。
2)手機與測試服務器聯通,通過計算機控制MAYA音頻模塊來向手機的MIC灌輸音頻,然后通過編碼,解碼(編碼是將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成離散的數字信號,解碼跟編碼相反)后通過空口網絡傳輸到測試服務器,然后通過測試服務里原始音頻與通過網絡傳輸的音頻文件進行對比。反之通過測試服務器模擬放音傳輸音頻到手機芯片,然后計算機控制MAYA對手機的MIC進行錄制,MAYA然后對錄到的音頻與原始文件進行對比。缺陷是非常依賴MAYA音頻模塊,壓力測試這個模塊很容易損壞,沒有模擬現實中用戶場景,應該是手機到手機的傳輸模式。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手機音頻模塊的測試方法,應用于電子裝置,所述音頻模塊包括電路連接的編碼單元和解碼單元,其中,編碼單元與麥克風相連接,把麥克風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解碼單元與揚聲器相連接,把接收到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使得測試手機與測試服務器上的標準手機聯通,使得測試手機與標準手機保持通話狀態,其中,測試手機與計算機連接,標準手機與測試服務器連接,并且,標準手機的音頻模塊為標準模塊,利用標準手機來測試測試手機的音頻模塊;
步驟S12,使得計算機的聲卡向測試手機麥克風灌輸第一測試音頻,而第一測試音頻經測試手機麥克風傳輸給測試手機的音頻模塊的編碼單元編制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傳輸給標準手機的音頻模塊的解碼單元進行解碼轉換為模擬信號,并在標準手機揚聲器播放;
步驟S13,使得測試服務器的聲卡從標準手機揚聲器錄取播放的第一測試音頻,形成第一錄制音頻,然后將第一錄制音頻與第一測試音頻做對比,準確率達到設定的百分比則確定測試手機的音頻模塊的編碼單元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步驟S14,使得測試服務器的聲卡向標準手機麥克風灌輸第二測試音頻,第二測試音頻經標準手機麥克風傳輸給標準手機的音頻模塊的編碼單元,編制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傳輸給測試手機的音頻模塊的解碼單元進行解碼轉換為模擬信號,并在測試手機揚聲器播放;
步驟S15,使得測試服務器的聲卡從測試手機揚聲器錄取第二測試音頻,形成第二錄制音頻,然后將第二錄制音頻與第二測試音頻做對比,準確率達到設定的百分比則確定測試手機的音頻模塊的編碼單元合格,否則為不合格,至此,測試手機的音頻模塊測試完成。
優選地,步驟S11中,多個測試手機同時與測試服務器上的標準手機聯通,使得各測試手機都與標準手機保持通話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29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