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TPLC配電臺區檔案管理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2912.1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14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倉;馮喜軍;賈俊;程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勝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3/54 | 分類號: | H04B3/54;H04B3/5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楚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為 |
| 地址: | 4112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tplc 配電 檔案 管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TPLC配電臺區檔案管理系統和方法。一種基于TPLC配電臺區檔案管理系統,包括多個變壓臺區;每個變壓臺區包括臺區終端、與所述臺區終端通信連接的臺區識別儀和多個從節點設備;所述臺區終端包括:終端處理器、與所述終端處理器通信連接的本地通信模塊和下行通信模塊;所述臺區識別儀包括:識別處理器、第一通信模塊和TPLC主模塊;所述第一通信模塊、所述TPLC主模塊分別與所述識別處理器連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塊與所述臺區終端的本地通信模塊通信連接。發明利用TPLC通信技術,不用重新布線,不用中間設備,技術成熟、可靠,節約布線成本,不改變原有臺區終端和從節點設備,增加的部分采用模塊化的設計,便于現場改造和新產品設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通信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基于TPLC配電臺區檔案管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臺區檔案信息是通過安裝設備時,收集設備信息,制成表格,通過主站利用(以太網、GPRS\3G\4G)通道下發給配電終端,配電終端根據主站下發的設備檔案管理這些設備。以上方法針對新建、規模小的配電臺區還勉強能夠應付,針對比較大型的、接入設備比較多樣化配電臺區,就需要專人攜帶臺區識別儀,逐點逐條線路排查收集信息。導致人力成本投入大,排查時間長,準確度低等問題。
現在實際實施中配電臺區設備種類多,分布分散,接入方式多樣,設備更換,以及配電線路年代久遠設計圖紙不對應或沒有設計圖紙等原因導致配電臺區設備檔案管理難度大,配電臺區檔案錯誤給配電線路改造和配電臺區停電管理、故障定位、線損分析帶來很大麻煩和錯誤。
針對以上問題推出一種利用TPLC技術解決臺區檔案自動管理的方法。專利號為ZL201510356583.6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基于TPLC的電力線工頻通信系統,該系統安裝在每個變壓器臺區下,在集中器處安裝一個主模塊,在各終端表計處分別安裝一個從模塊;主模塊具有入站信號檢測電路、出站信號調制電路及處理器;從模塊具有入站信號調制電路、出站信號解調電路及處理器;集中器通過主模塊發送出站信號給從模塊并檢測從模塊發出的入站信號,終端表計通過從模塊發送入站信號給主模塊并檢測主模塊發出的出站信號。本發明調制的脈沖信號頻率遠低于常規電力載波信號頻率,不易受配電網阻抗影響,低頻信號不衰減,傳輸距離大大增加,對應頻帶內電網噪聲能量小,通信成功率遠高于傳統載波通信方法,直接使用點對點通信,無需組網,網絡拓撲簡單,但是并沒有提供能夠有效解決檔案管理難的技術方案。目前大部分廠家基于普通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PLC)完成臺區檔案歸集,針對普通的電力線載波信號是高頻信號,可以跨臺區識別,相線耦合通訊,為信息收集帶來誤差。
因此,現有的電力系統檔案管理技術還存在不足,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TPLC配電臺區檔案管理方法和系統,能夠有效解決臺區設備檔案管理難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TPLC配電臺區檔案管理方法,包括步驟:
S1、臺區終端控制臺區識別儀依次對臺區內的線路進行導通檢測,所述臺區識別儀根據檢測結果依次向各線路之間的從節點設備通過所述TPLC主模塊發送臺區識別信息,所述從節點設備通過所述TPLC從模塊檢測所述臺區識別信息并存儲;
S2、所述臺區識別儀將所述臺區識別發送到所述臺區終端,所述臺區終端向所述從節點設備發送主動注冊啟動信息;
S3、從節點設備接收到所述啟動信息后,向所述臺區終端發送設備信息和所述臺區識別信息;所述設備信息包括設備類型信息;所述設備類型包括單相設備和三相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勝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威勝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29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