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HARON - SBBR - 改良型生態浮床組合工藝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2002.3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2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鄧覓;吳永明;吳施婧;朱林;涂文清;劉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3/32;C02F3/3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 11344 | 代理人: | 陳琳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haron sbbr 改良 生態 組合 工藝 深度 凈化系統 | ||
1.一種基于SHARON - SBBR - 改良型生態浮床組合工藝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凈化系統由依次連接的新型SHARON反應器(1)、調節池(2)、SBBR反應池(3)和改良型生態浮床反應池(4)組成;
所述新型SHARON反應器(1)包括依次折流連通的厭氧區(1.1)、缺氧區Ⅰ(1.2)、缺氧區Ⅱ(1.3)、好氧區Ⅰ(1.4)、好氧區Ⅱ(1.5)、好氧區Ⅲ(1.6);所述缺氧區Ⅰ(1.2)和所述缺氧區Ⅱ(1.3)垂直疊放設置,出水位置均設置有擋泥板(1.11、1.12),所述缺氧區Ⅱ(1.3)底部設置導流板(1.13)使經缺氧區Ⅱ(1.3)擋泥板的出水連通至所述好氧區Ⅰ(1.4)底部,在所述好氧區Ⅲ(1.6)內設置有填料;
所述好氧區Ⅲ(1.6)出水一部分經回流泵(1.7)進入缺氧區Ⅰ(1.2),剩余出水自流至調節池(2);所述調節池(2)中處理水經進水泵(3.1)進入SBBR反應池(3),SBBR反應池(3)內設置有軟性填料(3.2),填充率為35~40%;
所述SBBR反應池(3)出水流入改良型生態浮床反應池(4),其內設置有挺水植物區(4.1)和生態浮床(4.3),兩者由設置在反應池底部的擋板(4.2)劃分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SHARON反應器(1)內厭氧區(1.1):缺氧區Ⅰ(1.2):缺氧區Ⅱ(1.3):好氧區Ⅰ(1.4):好氧區Ⅱ(1.5):好氧區Ⅲ(1.6)的體積比為1:1:1:1: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SHARON反應器(1)配套設置有曝氣頭(1.8)、氣體調節閥(1.9)和風機Ⅰ(1.10)為好氧區提供曝氣,三個好氧區內控制DO依次為0.5~1.0 mg/L,1.5~2.5 mg/L,0.8~1.2 mg/L;所述SBBR反應池配套微孔曝氣盤(3.3)、風機Ⅱ(3.4)和氣體流量計(3.5)實現對SBBR反應池的供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新型SHARON反應器(1)的硝化液回流比控制在1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區、缺氧區內均設置有懸浮辮簾式填料,其中厭氧區內填充率為20~25%,缺氧區內填充率為25~3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區Ⅲ(1.6)內設置直徑3~4 cm的多孔隙生物球填料(1.14),填充率為50~6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浮床(4.3)上種植有凈水植物(4.4),在生態浮床(4.3)水面以下45~55 cm處懸掛餅狀的碳素填料(4.5),所述碳素填料(4.5)內附著有EM功能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4.2)高度為池體有效高度的1/4~1/3。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挺水植物選用株高、莖粗的水生美人蕉和香蒲,凈水植物選用根系發達、不定根眾多的水芹和水葫蘆。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沼液深度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選的EM功能菌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亞硝化菌、氨化細菌和聚磷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科學院,未經江西省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200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