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面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1756.7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0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強;智健;杜永建;郭征東;嚴安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奧鑫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25 | 分類號: | G02B6/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092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源 器件 光纖 端面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部處理裝置,包括激光切割機及光纖夾具,所述激光切割機設有切割平臺及激光切割頭,所述切割平臺設有固定治具,所述光纖夾具包括安裝在所述固定治具上的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端的支撐板、設于所述支撐板上端的夾持板、壓于所述夾持板上的壓板及活動設置在所述夾持板一側的隔離墊板,所述夾持板上端面設有若干容納槽,所述壓板一端鉸接于所述夾持板一端。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激光切割機與光纖夾具配合使其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且切割后的短纖長度和形狀一致性好,使產品符合RL值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部處理夾具。
背景技術
近年來,諸如4G、FTTH為代表的光纖通信技術日益成熟,光纖通訊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各類光纖通信器件、模塊、系統得到大規模應用,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從而降低網絡鋪設的成本,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一直是光纖通訊制造業的研究方向。
目前,從國內外的情況來看,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面處理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產品的RL值大小,RL為Return Loss(回波損耗),其在光通訊器件中指光發送信號被反射到發射端的比例,RL值太低會造成光放大器或者激光器的光功率自動降低,嚴重可能會損壞設備。為了保證光纖的RL值符合要求,就要保證切割光纖的切割線面角度大于8度,此時光纖斜面反射回去的光基本都進入光纖包層,從而會折射到光纖外面而保證產品的RL值符合要求。目前傳統的做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機械切割+匹配液模式,二是燒球處理,前者的切割角度和短纖形狀不一樣,容易造成RL值不穩定,后者的RL值雖高,但每次只能燒制一個產品,效率低下,這影響產業規模的增長速度,一定程度也制約了整個光纖通訊的產業化進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生產效率低,短纖切割一致性不好,導致產品的RL合格率不穩定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生產效率高、短纖切割長度和形狀一致性好且RL合格率穩定的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部處理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部處理裝置,包括激光切割機及光纖夾具,所述激光切割機設有切割平臺及激光切割頭,所述切割平臺設有固定治具,所述光纖夾具包括安裝在所述固定治具上的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端的支撐板、設于所述支撐板上端的夾持板、壓于所述夾持板上的壓板及活動設置在所述夾持板一側的隔離墊板,所述夾持板上端面設有若干容納槽,所述壓板一端鉸接于所述夾持板一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持板為兩個、且平行設置,所述隔離墊板置于其中一個所述夾持板遠離另一個所述夾持板的一側。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持板設有所述隔離墊板的一側設有支撐部,所述隔離墊板能夠置于所述支撐部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上端設有固定槽,兩個所述夾持板下端通過連接塊連接,所述連接塊可拆卸連接在所述固定槽內,所述支撐板設有與兩個所述夾持板適配的安裝槽,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連接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治具設有多排平行設置的固定孔,所述底座還設有多個與所述固定孔適配的安裝孔,所述底座與所述固定治具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離墊板的厚度為0.1-0.2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激光切割機與光纖夾具配合使其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且切割后的短纖長度和形狀一致性好,使其產品符合RL值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光無源器件的光纖端部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1-切割平臺;12-激光切割頭;2-固定治具;3-光纖夾具;31-底座;32-支撐板;33-夾持板; 34-壓板;35-隔離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奧鑫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奧鑫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17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