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O2 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1244.0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67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曹鋒;王靜;方健珉;殷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5B13/00 | 分類號: | F25B13/00;F25B40/06;F25B45/00;F25B49/02;B60H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詠華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o base sub | ||
1.一種CO2循環性能最優的制冷劑充注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1)、輔換熱器(2)、四通換向閥(3)、室外換熱器(4)、回熱器(5)、雙向節流閥(6)、主換熱器(7)、第一儲液器(8)、三通閥(9)、第二儲液器(10)、第一電磁閥(11)、第二電磁閥(12)、若干溫度和壓力傳感器;
壓縮機(1)的出口連接輔換熱器(2)的進口,輔換熱器(2)的出口連接四通換向閥(3)的b接口,四通換向閥(3)的a接口連接室外換熱器(4)的進口,室外換熱器(4)的出口連接回熱器(5)的高壓側進口,高壓側出口連接雙向節流閥(6)的一端,雙向節流閥(6)的另一端連接主換熱器(7)的進口,出口連接四通換向閥(3)的c接口,d接口連接第一儲液器(8)的進口,第一儲液器(8)的出口連接三通閥(9)的a接口,三通閥(9)的b接口與回熱器(5)的低壓出口匯合后共同連接壓縮機(1)的吸氣口,三通閥(9)的c接口連接回熱器(5)的低壓進口,第二儲液器(10)的進出口分別連接第一電磁閥(11)和第二電磁閥(12),而后與壓縮機(1)并聯;
第一儲液器(8)用于調節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第二儲液器(10)用于調節系統的充注量;當系統的充注量不足時,打開第二電磁閥(12),關閉第一電磁閥(11),第二儲液器(10)內儲存的制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內,進入系統循環,補充制冷劑的充注量;當系統內制冷劑過充時,打開第一電磁閥(11),關閉第二電磁閥(12),壓縮機內的高壓制冷劑被擠壓排出到第二儲液器(10)內,減小系統充注量;
制冷模式下,蒸發器的出口的干度用來作為系統充注量是否合適的標準;此時主換熱器(7)為蒸發器,室外換熱器(4)為氣體冷卻器;此時蒸發器的出口的干度值xin由以下方法獲得:回熱器的高壓入口的溫度、壓力和焓值分別為T1、P1和h1;回熱器的高壓出口的溫度、壓力和焓值分別為T2、P2和h2;回熱器的低壓入口的溫度、壓力和焓值分別為T3、P3和h3;回熱器的低壓出口的溫度、壓力和焓值分別為T4、P4和h4;則有:
hx=f(Tx,Px),x=1,2,4
h3=h4-(h1-h2)
xin=x3=f(P3,h3)
制熱模式下,蒸發器出口的過熱度為判斷系統充注量是否合適的標準;此時室外換熱器(4)為蒸發器,此時蒸發器的出口的過熱度由以下方法獲得:蒸發器出口的溫度、壓力的測量值分別為Tout-eva、Pout-eva,蒸發器出口的飽和溫度為:
Tsat=f(Pout-eva)
蒸發器出口的過熱度為:
ΔTsup=Tout-eva-Tsa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124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