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工程施工除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0440.6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30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巴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工程施工 除塵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工程施工除塵裝置,包括內筒組件、外筒組件,外筒組件設置在內筒組件的外層,內筒組件或外筒組件的底部設置輪子;內筒組件包括內筒、進風風扇、電機座和旋流器,內筒為一段豎直布置且上下敞開的管體,內筒內表面通過安裝桿設置進風風扇和電機座,旋流器設置在內筒底部,旋流器內表面上設有螺旋結構;外筒組件包括外筒、出風風扇、分流罩和塵倉,外筒與內筒同心布置,外筒內壁與內筒外壁之間通過安裝桿固定,外筒與內筒之間的夾層設置出風風扇,分流罩插嵌在外筒頂部,分流罩將外筒與內筒之間的夾層分隔為同心環,同心環的外圈通往塵倉,同心環的內圈通往上方大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除塵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建筑工程施工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工地上因為施工而生成大量的灰塵,如果不加以處理,風一刮,則卷起的灰塵飄往工地外對周圍居民造成影響就不太好。
傳統上,工地會定時灑水,細化的水霧降落下來,吸附走漂浮著的砂塵,沉積在地面上,但是,水霧如果不夠細,則空氣除塵的效果欠佳,而且,少量的水霧除塵,只能是短時間將灰塵沉積在地面上,水揮發后,砂塵重新容易飄起,大量的水沖洗地面的話,不僅消耗大量的水,而且,臟水不一定方便收集排放,更有的工地上不能灑水。
現有技術中,有的工地上通過吸塵器式的除塵裝置進行除塵,因為工地上灰塵較多,所以,使用過程中,灰塵很快大量的積聚在濾網上,不僅吸氣效率快速降低,通風量降低,而且吸塵器的濾網更換非常頻繁,并不適合大量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工程施工除塵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工程施工除塵裝置,包括內筒組件、外筒組件,外筒組件設置在內筒組件的外層,內筒組件或外筒組件的底部設置輪子;內筒組件包括內筒、進風風扇、電機座和旋流器,內筒為一段豎直布置且上下敞開的管體,內筒內表面通過安裝桿設置進風風扇和電機座,旋流器設置在內筒底部,旋流器內表面上設有螺旋結構;外筒組件包括外筒、出風風扇、分流罩和塵倉,外筒與內筒同心布置,外筒內壁與內筒外壁之間通過安裝桿固定,外筒與內筒之間的夾層設置出風風扇,分流罩插嵌在外筒頂部,分流罩將外筒與內筒之間的夾層分隔為同心環,同心環的外圈通往塵倉,同心環的內圈通往上方大氣。
本發明通過氣體裹帶砂塵顆粒的方式,讓工地上的砂塵顆粒揚起,然后到達塵倉,被約束在塵倉內,然后,干凈空氣排出裝置外。
內筒組件從裝置上方空間吸入空氣,進風風扇是往下輸送氣體的動力來源,然后往下輸送,在底部折彎一百八十度然后上升,折彎處是工地的地面,其上的一些灰塵被卷積起來,一同在內外筒之間的夾層往上運動,內外筒之間的夾層中設置了出風風扇,為氣體加入向上動力,起到從底部吸氣的作用,否則,進風風扇往下吹送的氣體可能很大一部分從外筒底部與地面之間的間隙流走了。大部分空氣在經過進風風扇后往下運動時,在旋流器處會受到其上的螺旋結構而發生旋轉,其運動速度的一部分從軸向前進速度轉化為圓周旋轉速度,并在底部彎折后仍然具備,旋轉起來的空氣,裹帶砂塵顆粒繼而往上運動,砂塵顆粒也具有旋轉速度,此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砂塵會往外側運動,直至貼附在外筒的內壁上螺旋往上地前進,出風風扇提升氣體的軸向前進速度,防止氣體的裹帶力度不夠而讓砂塵掉落下來,繼續往上運動的砂塵是在氣體通道的外側的,所以,內側空氣是干凈空氣,從分流罩與內筒之間的環狀夾層排出裝置外,小部分氣體攜帶全部的砂塵從分流罩與外筒之間的環狀夾層排往塵倉然后灰塵堆積在其內,達到工地的除塵目的。塵倉內進入的氣體應當速度充分降低使得砂塵沉積后緩慢排出裝置,否則會造成二次揚塵的問題,分流罩的設置也是為了防止大量氣體進入塵倉內,那樣的話就需要很大的塵倉內部空間才能使得氣體速度充分降低,直至緩慢排出,分流過后的氣體只有一小部分才進入塵倉,即,塵倉的空間不需要很大,只需要與大致的工地灰塵量匹配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巴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巴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04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