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云端服務器及車載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0378.0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2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熙;張振京;顧昕岑;張博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1/00 | 分類號: | F01N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袁義科;臧建明 |
| 地址: | 261061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柴油機 顆粒 捕集器 診斷 方法 云端 服務器 車載 終端 | ||
1.一種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云端服務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車輛發送的運行數據,根據所述運行數據計算柴油機顆粒捕集器DPF再生間隔信息、DPF再生間隔期間的車況占比以及車輛行駛總里程;
根據所述車況占比、車輛行駛總里程以及預設關系對照表,確定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其中,所述預設關系對照表中記錄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的DPF在各固定車況下所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隨車輛行駛總里程變化的曲線;
對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進行比較,并根據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的比較結果,判斷所述DPF是否出現故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車況占比、車輛行駛總里程以及預設關系對照表,確定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之前,還包括:
獲取正常工作狀態的DPF在各固定車況下的DPF再生間隔歷史數據;
基于所述DPF再生間隔歷史數據構建自學習模型,輸出各固定車況下所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隨車輛行駛總里程變化的曲線,獲取所述關系對照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進行比較,并根據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的比較結果,判斷所述DPF是否出現故障,包括:
判斷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是否在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對應的預設范圍內;
若否,輸出報警指令至車輛以使車輛輸出報警信息以提示DPF存在故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在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對應的預設范圍內,則將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車輛行駛總里程以及車況占比輸入自學習模型,更新所述關系對照表。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為DPF再生間隔期間車輛所行駛的里程或消耗的油量。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所述運行數據確定DPF再生所消耗的碳載量,判斷所述碳載量是否滿足預設碳載量閾值;
若滿足,則根據所述運行數據計算柴油機顆粒捕集器DPF再生間隔信息;
若不滿足,則根據運行數據確定DPF實際再生間隔信息;根據所述碳載量、預設碳載量閾值以及所述DPF實際再生間隔信息確定DPF再生間隔信息。
7.一種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車載終端,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車輛的運行數據;
發送所述運行數據至云端服務器,以使云端服務器根據所述運行數據計算柴油機顆粒捕集器DPF再生間隔信息、DPF再生間隔期間的車況占比以及車輛行駛總里程;根據所述車況占比、車輛行駛總里程以及預設關系對照表,確定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并對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進行比較,并根據所述DPF再生間隔信息與所述車況占比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的比較結果,判斷所述DPF是否出現故障;
其中,所述預設關系對照表中記錄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的DPF在各固定車況下所對應的DPF再生間隔基準信息隨車輛行駛總里程變化的曲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接收云端服務器發送的報警指令,并根據所述報警指令輸出報警信息以提示DPF存在故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037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