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接取樣電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9423.0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6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聞路紅;洪歡歡;史振志;甘劍勤;趙鵬;劉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華粵行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16 | 分類號: | G01N30/16;G01N30/72;H01J49/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接 取樣 電離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直接取樣電離方法,所述直接取樣電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1)取樣裝置取樣樣品;(A2)所述取樣裝置上的樣品直接進入毛細管內的溶劑中;(A3)取出取樣裝置;(A4)在所述毛細管的外緣設置電極;(A5)電極放電,所述溶劑中的樣品被電離,并射出所述尖端。本發明具有操作難度低、低成本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離子化,特別涉及直接取樣電離方法。
背景技術
液相質譜法或氣相質譜法分析固體樣品時,一般需要借助萃取、凈化、消解等技術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存在操作復雜、人為因素影響大、有機溶劑用量大等問題,無法滿足快速高效、環境友好的分析要求。
電噴霧離子源作為一種原位電離技術,在近年來質譜應用中越發廣泛。但其也存在需進行樣品前處理,存在樣品吸附和死體積,對樣品量的需求較大,無法滿足極微量樣品的分析等不足。
感應電噴霧離子化技術通過給針狀電極施加高壓,產生靜電場使待測液體發生脈沖式電噴霧的離子化技術。噴頭由硼玻璃毛細管拉制而成,承擔取樣探針的功能,可實現小體積樣品取樣,提供穩定的電噴霧。因此,感應電噴霧離子化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電噴霧存在的死體積和樣品吸附問題,大大提高了樣品的經濟性。
該類分析技術主要有以下不足:
(1)通過毛細管的虹吸作用完成樣品的取樣,則必然要求樣品呈液態,對于固體樣品,需進行預處理。
(2)樣品從毛細管尖端前端進入時,由于前端孔徑極小,對于非均態樣品,容易產生堵塞現象。
(3)對電極施加電壓前,需要將針狀電極插入毛細管內部,對電極與樣品液面的距離也有一定要求,操作難度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方案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操作難度低、低成本的直接取樣電離方法,有助于提高后續樣品分析的準確度,以及降低了對樣品的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直接取樣電離方法,所述直接取樣電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1)取樣裝置取樣樣品;
(A2)所述取樣裝置上的樣品直接進入毛細管尖端內的溶劑中;
(A3)取出取樣裝置;
(A4)在所述毛細管的外緣設置電極;
(A5)電極放電,所述溶劑中的樣品被電離,并射出所述尖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成本降低,步驟簡單;只需用取樣裝置沾取部分樣品,非液態樣品也可以進行直接分析,無需進行前處理,減少溶劑、樣品損耗;
2.對樣品形態要求低,不存在樣品堵塞現象;
3.操作難度減少;基于電極、固定環及連接件的設計,每次進樣分析時,電極位置固定,無需手動調整電極位置;
4.取樣裝置在離子化時不接觸高壓(已經取出取樣裝置),減少了生物樣品破壞。
附圖說明
參照附圖,本發明的公開內容將變得更易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這些附圖僅僅用于舉例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并非意在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制。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1的直接取樣電離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2的直接取樣電離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華粵行儀器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華粵行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94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第四類熱驅動壓縮式熱泵
- 下一篇:一種負載均衡方法、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