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油淤泥污水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9222.0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0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迎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C02F1/38;C02F1/40;B02C18/1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清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油 淤泥 污水 分離 裝置 | ||
本發明為一種含油淤泥污水分離裝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包括去油腔和分離腔,所述去油腔與分離腔通過第二隔板分隔開,所述去油腔內設有出油口和出氣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去油腔的一側,所述分離腔包括離心腔和套設在所述離心腔外側的出水腔,所述離心腔通過第一隔板與所述出水腔分隔開,所述離心腔內設有用于分離淤泥的分離機構和產生含油氣泡的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所述離心腔底部,所述離心腔的底部設有出泥口,所述出水腔內設有出水口,所述去油腔、離心腔和出水腔相互連通,所述離心腔的一側與進水口連通。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曝氣盤和螺旋刀片配合,有效地分離水、油和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油污水淤泥分離裝置,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田含油污水主要來源于油井采出液H相分離、脫水(鹽)處理、油井清洗、設備的反沖洗過程。早期開發的油田多采用“重力沉降-氣浮(水力旋流器)-過濾”的處理工藝,經處理達標后的含油污水主要回注地層或直接外排。隨著油田開發進入中后期,油井采出液中的平均含水率逐年上升,個別油田甚至達到95%左右,伴隨產生的含油污水總量增加了2-3倍,超出了原有處理工藝流程的最大設計量。此外,由于含油污水中含有礦物鹽類,不達標直接排放或回注將對環境或地層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保護生態環境,國家對于石油類排放標準制定日趨嚴格,最新頒布的含油污水排放標準中對于企業排放要求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理含油污水己成為油田生產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對于陸上油田而言,因無占地空間的顧慮,污水處理流程中加入了重力沉降罐、氣浮池等大型處理設備,設計處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隨著污水總量的增加,重力沉降罐中的停留時間必然縮短,造成進入后續處理設備中的污水含油濃度的提升,使得外排水含油量排放不達標。
通過組合多種常規水處理技術,此期望達到緊湊高效的目的。其中基于旋流、氣浮兩種單元處理技術組合而成的氣浮旋流一體化(或稱氣旋浮)處理技術最為引人注目。
但是目前含油污泥中淤泥含量較多,現有的氣浮旋流一體化(或稱氣旋浮)處理裝置只能分離油和水,導致分離出的水中淤泥含量高,還需要二次處理,并且淤泥容易堵塞管道,需要定期的清理裝置底部的淤泥,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含油污泥中淤泥含量較多無法分離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油淤泥污水分離裝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包括去油腔和分離腔,所述去油腔與分離腔通過第二隔板分隔開,所述去油腔內設有出油口和出氣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去油腔的一側,所述分離腔包括離心腔和套設在所述離心腔外側的出水腔,所述離心腔通過第一隔板與所述出水腔分隔開,所述離心腔內設有用于分離淤泥的分離機構和產生含油氣泡的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所述離心腔底部,所述離心腔的底部設有出泥口,所述出水腔內設有出水口,所述去油腔、離心腔和出水腔相互連通,所述離心腔的一側與進水口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隔板上開設有濾孔。待處理的污水可以穿過濾孔到達去油腔內,從出油口抽走。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上設有離心孔,所述離心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淤泥的尺寸。
作為優選,所述分離機構包括電機、保護罩、刀軸和設置在所述刀軸上的螺旋刀片,所述電機通過所述保護罩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電機的電機軸與所述刀軸傳動連接。電機帶動刀軸旋轉,從而刀軸帶動螺旋刀片旋轉,將污水中含有大顆粒的污泥破碎,同時螺旋刀片產生渦流,從而產生離心力,使得水和泥同時甩動,甩向第一隔板,由于泥較大,泥從第一隔板往下移動,從出泥口流出,水從第一隔板的離心孔進入到出水腔內,從出水口流出。
進一步地,所述曝氣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離心腔內的曝氣盤、進氣管和曝氣泵,所述進氣管穿過所述出水腔和離心腔與所述曝氣盤連通,所述進氣管與所述曝氣泵連接。曝氣盤產生氣泡,與含有油的污水充分接觸,氣泡上浮到去油腔內,從出油口排出至外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懷德學院,未經常州大學懷德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92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