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獲得13 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8680.2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0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盧偉偉;張芳超;查全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05 | 分類號: | C01B32/05;G01N1/28;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蘇秋麗;邱興天 |
| 地址: | 21003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獲得 base sup 13 | ||
1.一種13C和15N雙標記植物在制備生物質炭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去除水稻衰老枯黃的葉片,采用霧化瓶噴施15N標記的濃度為2g/L尿素溶液,15N 的豐度為10%;其中尿素溶液中加入體積濃度為0.05%的曲拉通TritonX-100;噴施完成后,期間不澆水,直接進入步驟(2);
(2)將盆栽水稻置于有機玻璃箱,標記時先用黑布遮住整個有機玻璃箱,鹽酸與一份Ba13CO3反應產生13CO2氣體,5 min后,將黑布打開,水稻在有機玻璃箱內進行光合作用45min后完成第1次脈沖標記;向另一份Ba13CO3中添加鹽酸,完成第2次13C的脈沖標記;然后分別向兩份Ba12CO3中添加鹽酸,產生12CO2供水稻吸收利用;每份Ba13CO3或Ba12CO3質量均為2.65 g,13C豐度為98%;每份鹽酸為200 mL,濃度為2 mol/L;
(3)標記結束后,取下有機玻璃箱,通風,完成標記過程;
(4)將收獲的水稻洗凈后,放入105 °C烘箱殺青30 min,接著放入70 °C烘箱中烘至恒重;烘干后取出水稻,冷卻,密封保存;取水稻各器官的等量樣品,充分磨碎使其顆粒度達0.149 mm,混勻,使用穩定性同位素比例質譜儀對水稻樣品的13C和15N豐度進行測定;測定結束后進入步驟(5);
(5)將混勻的雙標記水稻植株放入坩堝,保證內部無空隙;用鋁箔將坩堝密封,隔絕空氣;將密封好后的坩堝放入馬弗爐,目標溫度設置為300 °C和500 °C,升溫程序設置為10 °C/min,達到目標溫度后持續4 h;關閉馬弗爐,冷卻至室溫,取出坩堝,收集所制備的生物質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868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網狀埋層擴散拋光片
- 零50電力L<SUP>2</SUP>C<SUP>2</SUP>專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輸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圖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備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結構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聯合提取裝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聯合提取裝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測定方法
- 五環[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體的合成方法
- 含煙包裝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離子的含量測定方法
- <base:Sup>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