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靜脈濾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7413.3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8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于淼;李沁;滕云飛;奉海軍;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淼 |
| 主分類號: | A61F2/01 | 分類號: | A61F2/01;A61L31/02;A61L31/06;A61L31/14;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脈 濾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靜脈濾器,包括:回收件、連接件和過濾絲,多根過濾絲的端部固定在連接件內部,在連接件的另一側連接回收件;連接件包括:過濾絲固定件;過濾絲的端部與過濾絲固定件固定連接,過濾絲固定件與回收件可分離連接。該靜脈濾器,可以通過過濾絲攔截血栓,實現攔截血栓預防肺栓塞的功能;可抑制與過濾絲接觸的局部內皮細胞附著生長,降低因取出延遲導致取出困難、血管損傷或撕裂等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率;通過去除回收件,當過濾絲頭端的高分子可吸收線降解后,傘狀過濾網自動展開變為腔靜脈支架,最大程度上減少濾絲對于靜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以減少永久性腔內植入物引發DVT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中可植入血管內濾器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靜脈濾器。
背景技術
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在深靜脈血管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常見于外周靜脈。肺動脈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指外周靜脈脫落的栓子隨血液流動進入肺循環,阻斷肺部血供從而引起心、肺功能障礙的綜合癥。DVT和PE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VTE在美國的發病率約為300000~600 000例/年,PE每年可在美國造成10~20萬人死亡,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在臨床中,PE猝死發生率約為5%,該病的發病率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壓,死亡率則居于腫瘤及心肌梗死之后位列第三。DVT是PE的高危因素,PE中高達90%以上的栓子來源于下肢DVT的脫落,特別是膝上部位近心段DVT。當栓塞面積超過肺動脈的50%-80%,極有可能導致患者猝死,有研究表明,細小的血栓栓子很難致使PE,只有當血栓栓子直徑大于一定范圍時,才能引起PE。既往臨床研究顯示,下肢DVT發生后33%以上的患者可以發展成癥狀型PE,而癥狀型PE中10%為致命性;但實際病程中,PE多數為無癥狀型,因此該病的誤診率、漏診率高,臨床治療中也將預防PE的發生放在比治療PE本身更重要的地位。
下腔靜脈濾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是一種類似于濾網的植入性醫療器械,通常被放置在下腔靜脈中,通過物理阻礙攔截漂浮流動的血栓,可有效防止DVT發展成PE。自從1967年Mobin-Uddin傘形IVCF出現以來,臨床應用越來越廣,已成為預防PE發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據臨床使用情況,先后出現了三種類型的IVCF,按照植入時間劃分為永久型、臨時型和可回收型IVCF。
IVCF最初是為永久植入而設計的,但在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中,對植入永久型IVCF的患者進行長達8年的隨訪。研究結果表明:可回收型IVCF有助于減少肺栓塞和遠期DVT復發風險,從此促進了可回收型IVCF研發。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可回收型IVCF放置時間越久,取出成功率越低。因此,美國FDA在2010年強調長期留置可回收濾器的風險,并建議當不再需要預防肺栓塞,臨床醫師與濾器置入醫師應共同負責濾器回收。
IVCF通常通過常規的股靜脈或頸靜脈入路放置,放置后輕度并發癥包括局部血腫/血栓形成和出血。其中,IVCF術后的并發癥及發生率分別為血栓形成(2%~30%),濾器置入后PE復發(0.5%~6%),濾器斷裂(2%~10%),濾器栓塞、濾器移位(2%~10%)和IVC穿透/穿孔(0%~50%);而可回收型IVCF在回收時出現的主要并發癥包括下腔靜脈血栓形成(4.3%)和下腔靜脈損傷/撕裂(0.88%)。IVCF延遲取出時間增加了濾器與血管壁相互粘附的可能性,相應的降低回收成功率并增加并發癥風險。有研究表明IVCF與血管壁粘連多發生在植入后的9-12周,目前多數可回收型IVCF的取出時間窗通常在14天之內,而在實際臨床診療過程中,許多患者因血管內皮增生與濾器粘連導致無法取出,被迫成為永久型IVCF,而作為永久植入物長期留存在體內,濾器可能出現傾斜、移位、栓塞、斷裂、刺破血管等并發癥,因此常常作為潛在隱患需要定期隨訪觀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淼,未經于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74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