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麥式油氣懸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6861.1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3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軼杰;韓小玲;張亞峰;張旭;徐夢巖;鄭冠慧;高曉東;潘云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F9/06 | 分類號: | F16F9/06;F16F9/32;F16F9/34;F16F9/36;F16F9/43;B60G11/26;B60G1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輝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 懸掛 | ||
1.麥式油氣懸掛,包括缸筒(1)、活塞桿(2)、導向套(3)、主活塞(5)、活塞螺栓(9)、上鉸鏈(14)、下銷軸(20),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的上端與上鉸鏈(14)通過螺栓、焊接或螺紋連接的方式固連到一起,活塞桿(2)為中空式結構,加工有活塞桿內孔(10);活塞桿(2)的大外圓(19)與中空的環形導向套(3)的內孔配合安裝,導向套(3)與缸筒(1)的下端面通過周向布置的導向套螺栓(17)固連到一起;活塞桿(2)與主活塞(5)連接到一起;在活塞桿(2)上加工有徑向的阻尼閥,由單向閥和常通孔組成;油氣懸掛無桿腔與活塞桿內孔(10)連通,阻尼閥的單向閥和常通孔用于連通油氣懸掛有桿腔和活塞桿內孔(10);活塞桿(2)下部的大外圓(19)加工成錐面(6)的結構;在活塞桿下端面(22)處加工有周向的端面螺紋孔(21);在活塞桿(2)的下端面(22)的中心位置延伸出下銷軸(20),端面螺紋孔(21)周向均布在下銷軸(20)的周圍;上鉸鏈(14)處裝配有關節軸承,并加工有為關節軸承進行集中潤滑的注油孔(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式油氣懸掛,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通孔由節流小孔(15)和節流大孔(16)串聯而成,其中節流小孔(15)靠近活塞桿內孔(10)一側,油氣懸掛無桿腔的油液順序通過節流小孔(15)、節流大孔(16)進入油氣懸掛有桿腔;所述單向閥是在常通孔中加入鋼球(4),鋼球(4)的直徑介于節流小孔(15)直徑和節流大孔(16)直徑之間,并通過主活塞(5)的活塞內孔(51)的孔壁進行限位,防止鋼球(4)從常通孔中掉出,活塞內孔(51)覆蓋節流大孔(16)的面積不超過節流大孔(16)橫截面積的一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麥式油氣懸掛,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導向套(3)的內孔中從油氣懸掛有桿腔一側順序安裝有第一導向帶(32)、第一油封(36)、第二油封(37)、第二導向帶(38)和防塵圈(35),第一和第二導向帶對稱布置在串聯的第一油封(36)和第二油封(37)的兩側;導向套(3)的外圓處安裝有靜密封(33)和保護圈(34),保護圈布置在靜密封(33)的密封槽中低壓一側;導向套(3)的外圓與缸筒(1)的內孔配合,使靜密封(33)擠壓變形;在導向套(3)靠近油氣懸掛有桿腔的一端加工有導向小外圓(39),其外徑小于缸筒(1)的內孔,與缸筒(1)的內孔之間形成導向環形腔(40),與之對應的主活塞(5)朝向油氣懸掛有桿腔的端面加工有活塞環形凸臺(54),當活塞桿(2)拉到最長位置時,活塞環形凸臺(54)進入導向環形腔(4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麥式油氣懸掛,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2)與主活塞(5)通過螺紋連接或一體式鍛造成型的方法加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麥式油氣懸掛,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5)的活塞內孔(51)的上端加工有環形端面(52),環形端面(52)的內徑不小于活塞桿內孔(10)的直徑,活塞桿(2)裝配進活塞內孔(51)后,其頂端與環形端面(52)的側面接觸;在主活塞(5)的環形端面(52)上加工有周向的活塞通孔(53),與環形端面(52)接觸的活塞桿(2)的頂端加工有周向的螺紋孔,裝配時活塞通孔(53)與所述周向的螺紋孔對正后通過活塞螺栓(9)進行固連;主活塞(5)的外圓布置有導向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麥式油氣懸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銷軸(20)的銷軸下端面(23)處加工有銷軸螺紋孔(8)和放油孔(11),在下銷軸(20)從轉向節臂錐孔穿出后,與懸掛下橫臂的球軸承孔配合,再通過螺栓和銷軸螺紋孔(8)與軸承端蓋緊固連接在一起;下銷軸(20)的外圓上加工有銷軸臺階(24),用于對球軸承的限位;放油孔(11)與活塞桿內孔(10)連通,通過螺堵密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式油氣懸掛,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鉸鏈(14)上的充氣閥(13)和注油孔(7)布置在上鉸鏈(14)的同一側;在充氣閥(13)的頂端還布置有充氣閥帽(12),充氣閥帽(12)通過螺紋與上鉸鏈(1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68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