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及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6504.5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205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沖;梁康;王佳;方記文;盧道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15/00 | 分類號: | F16F15/00;F16F15/04;F16F15/08;B63B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 地址: | 212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錨機 支架 機構 操作方法 | ||
1.一種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蓋和彈性結構,所述彈性結構設置在所述底座和上蓋之間;所述彈性結構包括柔性減振結構、彈簧減振結構和推桿減振結構,所述彈簧減振結構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其上端與所述上蓋相連;所述柔性減振結構設置在所述彈簧減振結構的外側,所述推桿減振結構設置在所述彈簧減振結構中間;還包括定位塊和殼體,定位 塊固定在底座的左右兩側,殼體通過定位塊固定;還包括橡膠襯墊,所述橡膠襯墊采用倒直角三角形結構,外側凹凸造型便于與上蓋內壁和殼體內壁鑲嵌,所述柔性減振結構包括上支撐板、柔性鉸鏈和彈性板,所述上支撐板的前后兩側通過柔性鉸鏈連接有所述彈性板,所述彈性板通過柔性鉸鏈連接在底座的前后兩側;所述上支撐板與上蓋連接,所述上支撐板、柔性鉸鏈、彈性板和底座構成梯形結構,橡膠襯墊設置在所述彈性板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減振結構包括彈簧支柱和壓縮彈簧,所述彈簧支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壓縮彈簧套在所述彈簧支柱上;若干組彈簧減振結構對稱設置在所述底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減振結構由推桿和電驅動裝置組成,所述推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上,電驅動裝置帶動推桿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鉸鏈由兩半圓凹面構成,中間處最薄。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電纖維傳感片、信號處理電路和單片機,壓電纖維傳感片用于采集壓力信號,信號被信號處理電路處理后傳輸至單片機,單片機通過控制電驅動裝置控制推桿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錨機支架的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下端左右兩側分別開有長方形細槽,用于減振結構內部空氣的排出。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錨機支架的動減振機構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步驟:
S1:設置錨機支架受到的臨界載荷為Fs;
S2:錨機工作時,錨機支架受到載荷沖擊而產生振動,振動被壓電纖維傳感片捕獲,然后將信號傳給信號處理電路進行處理,處理后的信號傳遞到單片機控制系統中;
S3:單片機控制系統對壓電纖維傳感片捕獲的實測載荷FT與系統設置的臨界載荷值Fs進行比較;
S4:當FT≤Fs時,系統只進行被動減振,此時,彈簧減振結構、彈性板、柔性鉸鏈以及橡膠襯墊工作,共同被動減振;
S5:當FTFs時,系統同時進行主動減振和被動減振,此時,單片機控制系統發出控制電壓信號,驅動推桿進行運動,推桿兩端將反向作用力施加給上支撐板和底座,同時,彈簧減振結構、彈性板、柔性鉸鏈以及橡膠襯墊共同被動減振,當FT降低到Fs以下時,推桿停止作動,主動減振結束,被動減振繼續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技大學,未經江蘇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65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