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滑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5834.2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6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智勇 |
| 主分類號: | A43B13/22 | 分類號: | A43B13/22;A43B3/10;A43B17/02;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9040 廣東省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滑 | ||
1.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鞋包括有鞋體(1)以及內襯墊(2),鞋體(1)包括有鞋底(3)以及活塞(4),鞋底(3)設有內襯墊凹槽(5)、真空吸盤(6)以及活塞腔(7),內襯墊凹槽(5)位于真空吸盤(6)以及活塞腔(7)的上方,內襯墊(2)與鞋底(3)的內襯墊凹槽(5)鑲嵌連接;活塞(4)安裝于活塞腔(7)內,活塞(4)與活塞腔(7)密封連接,活塞(4)與活塞腔(7)動配合連接,活塞(4)與內襯墊(2)連接,真空吸盤(6)的內型腔(8)與活塞腔(7)的頂部(9)連通,真空吸盤(6)的吸盤口(10)在鞋底(3)的底部(11),真空吸盤(6)的吸盤口(10)向下,活塞腔(7)的腔口(12)位于鞋底(3)的底部(11),活塞腔(7)的腔口(12)向下;內襯墊(2)以及鞋底(3)由彈性材料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4)的初始狀態是:活塞(4)位于活塞腔(7)的頂部(9);內襯墊(2)的初始狀態是:內襯墊(2)處于未發生彈性變形的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3)設有吸氣通道(15),真空吸盤(6)的內型腔(8)通過吸氣通道(15)與活塞腔(7)的頂部(9)連通;鞋底(3)設有導桿孔(16),導桿孔(16)與活塞腔(7)連通,導桿孔(16)位于活塞腔(7)的頂部(9),導桿孔(16)位于內襯墊(2)的下方;活塞(4)設有活塞桿(17),活塞桿(17)穿過導桿孔(16)與活塞(4)以及內襯墊(2)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墊(2)設有彈性柱(18),彈性柱(18)設有多個,彈性柱(18)位于鞋底(3)的與內墊(2)之間,內襯墊(2)與內襯墊凹槽(5)的槽底(19)之間形成了一個內襯墊(2)的下降型腔(20);彈性柱(18)的下端與內襯墊凹槽(5)的槽底(19)接觸;在人體的腳(13)沒有踩下內襯墊(2)時,彈性柱(18)的初始狀態是:彈性柱(18)未發生彈性變形;內襯墊(2)與彈性柱(18)由一體的彈性材料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17)的硬度大于鞋底(3)的硬度,活塞桿(17)的外徑大于鞋底(3)的導桿孔(16)的孔徑,活塞桿(17)與導桿孔(16)密封連接;活塞(4)的硬度大于鞋底(3)的硬度,活塞(4)的外徑大于鞋底(3)的活塞腔(7)的內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17)與導桿孔(16)的摩擦力小于內襯墊(2)復原時的材料彈力;活塞(4)與活塞腔(7)的摩擦力小于內襯墊(2)復原時的材料彈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17)與導桿孔(16)的摩擦力加上活塞(4)與活塞腔(7)的摩擦力的合力小于內襯墊(2)復原時的材料彈力;活塞桿(17)與導桿孔(16)的摩擦力加上活塞(4)與活塞腔(7)的摩擦力的合力小于內襯墊(2)復原時的材料彈力加上彈性柱(18)復原彈力的合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墊(2)的材料發生彈性變形的彈力小于腳(13)踩在內襯墊(2)時人體重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3)設有的真空吸盤(6)、活塞腔(7)以及導桿孔(16)設有多個,真空吸盤(6)與活塞腔(7)的數量相同,每個真空吸盤(6)均有一條吸氣通道(15)與活塞腔(7)的的頂部(9)連通;活塞(4)設有多個,活塞(4)的數量與活塞腔(7)的數量相同,活塞腔(7)的數量與導桿孔(16)的數量相同,導桿孔(16)的數量與活塞桿(17)的數量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3)的內襯墊凹槽(5)的下部設有環形的連接槽(21),環形的連接槽(21)的邊沿形狀與鞋底(3)的邊沿形狀相同;內襯墊(2)設有環形插接凸臺(22),環形插接凸臺(22)的形狀與環形的連接槽(21)的形狀相同,環形插接凸臺(22)與環形的連接槽(21)緊密插接,環形插接凸臺(22)的尺寸大于環形的連接槽(21)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智勇,未經林智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583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