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5520.2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73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郭鍵;李明;周麗;陳蕾;唐恒亮;楊璽;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物資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3M1/12 | 分類號: | H03M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趙平 |
| 地址: | 1011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道 模擬 信號 采樣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據多通道中每個通道的采樣狀態標志量開啟對應的通道采樣處理函數向模數轉換器發送每個通道的模數轉換操作信號,以使得所述模數轉換器將每個通道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其中,每個通道對應一個采樣狀態標志量和通道采樣處理函數;接收所述模數轉換器發送的數字信號作為多通道采樣信號。所述裝置用于執行上述方法。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及裝置,提高了處理器的運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儀器儀表、開關電源等領域應用中,常常需要采集如傳感器輸出、輸出電壓、輸出電流等模擬量信號。
現有技術中,將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的模擬量采樣裝置通常采用串行外設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簡稱SPI),以減少電路所占用面積。采用SPI的模擬量采樣裝置每次采樣都是順序完成采樣的各個階段,例如:模擬量采樣裝置的處理器先給出片選信號(Chip?select,簡稱CS),等待芯片規定的一定時間,再發出轉換指令,等待轉換完成,轉換完成后再讀取數據。在現有的應用中,在多通道采樣之后進行上述轉換過程時,處理器采用等待方式,這樣在整個轉換過程中處理器不能處理其他事件。例如,100kpbs轉換速率的模數轉換裝置,完成一次采樣至少是10us,若再進行多通道的采樣處理,所用時間是采樣周期的好多倍,導致處理器的運行效率降低,對于外部事件響應效率也會降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及裝置,能夠至少部分地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一種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包括:
根據多通道中每個通道的采樣狀態標志量開啟對應的通道采樣處理函數向模數轉換器發送每個通道的模數轉換操作信號,以使得所述模數轉換器將每個通道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其中,每個通道對應一個采樣狀態標志量和通道采樣處理函數;
接收所述模數轉換器發送的數字信號作為多通道采樣信號。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于根據多通道中每個通道的采樣狀態標志量開啟對應的通道采樣處理函數向模數轉換器發送每個通道的模數轉換操作信號,以使得所述模數轉換器將每個通道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其中,每個通道對應一個采樣狀態標志量和通道采樣處理函數;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模數轉換器發送的數字信號作為多通道采樣信號。
再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的步驟。
又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通道模擬信號采樣方法及裝置,根據多通道中每個通道的采樣狀態標志量開啟對應的通道采樣處理函數向模數轉換器發送每個通道的模數轉換操作信號,以使得所述模數轉換器將每個通道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接收所述模數轉換器發送的數字信號作為多通道采樣信號,將多通道模擬信號的模數轉換的時序操作通過采樣狀態標志量以及通道采樣處理函數來實現,減少了時序操作的等待,提高了處理器的運行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物資學院,未經北京物資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55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