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蝦頭自降解制備易吸收肽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5392.1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5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曹文紅;章超樺;秦小明;高加龍;鄭惠娜;林海生;曾少葵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J1/00 | 分類號: | A23J1/00;A23J1/04;A23J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524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降解 制備 吸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蝦頭自降解制備易吸收肽的方法,屬于食品生物技術和食品營養學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將新鮮對蝦蝦頭清洗后加水均漿;利用UV?C紫外燈輻照處理均漿液激活蝦頭內源酶;加入NaCl,調節其酸堿性,啟動內源堿性蛋白酶的自降解作用;將自降解產物滅酶、離心得上清液;上清液進行超濾處理后進行納濾,得到納濾截留液,再真空濃縮,冷凍干燥后得到易吸收肽成品。本發明通過采用適度的紫外線輻照激活蝦頭內源酶,再通過溫度和pH的調控,構建模擬消化系統的酶解體系,最大程度發揮蝦頭內源酶的催化作用,將蝦頭中的蛋白質自降解為低分子易吸收肽。所制備的肽產品分子量低,能耐受消化系統的降解,易吸收,可開發各類補充蛋白質的營養食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蝦頭自降解制備易吸收肽的方法,屬于食品生物技術和食品營養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主要營養素之一。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是以氨基酸或者短肽等小分子物質進行的,且低分子肽較氨基酸更易被吸收。因此,低分子肽產品對于消化吸收能力弱或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補充蛋白質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低分子肽還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清除自由基、預防和治療高血壓、促進鈣質吸收、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肉芽生長從而加速傷口愈合等。因此,低分子肽越來越受到食品科學界的關注。目前對低分子肽的開發研究大多集中于大豆、谷物等植物蛋白及乳酪蛋白,對水產蛋白特別是蝦類蛋白的開發研究還較為少見。肽的制備一般采用發酵或商業酶解法,商業酶活性高,但使用成本高,由于專一性的特性低分子肽的產率不高,且酶解產物存在異味,而發酵法過程較難控制。
對蝦是水產品養殖的重要品種,近些年我國每年對蝦產量均在150萬噸以上,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對蝦養殖業推進了加工業的發展,對蝦的加工一般會去蝦殼和去蝦頭。蝦頭中粗蛋白按干基計算達60%左右,具有很好的利用價值。對蝦的頭部含有消化道和消化腺等消化器官,因此蝦頭內含有豐富內源酶,主要有多酚氧化酶、幾丁質酶、蛋白酶、脂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種類多達幾十種。在一定的條件下,蝦頭會發自降解作用,將自身蛋白質成分降解成肽和氨基酸等釋放出來。蝦頭占對蝦總體重的35%~45%,對蝦加工會產生大量的蝦頭副產物。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對蝦加工每年大約產生20萬噸以上蝦頭副產物,如果不及時處理,勢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目前,蝦頭副產物主要用于生產附加值不高的蝦粉飼料,對資源是巨大的浪費。因此,蝦蛋白屬于優質蛋白,營養價值高,利用蝦頭副產物中的蛋白質制備低分子易吸收肽,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蝦頭副產物自降解制備易吸收低分子肽的方法,通過UV-C脅迫激活蝦頭內源酶,充分利用蝦頭眾多內源酶系的協同水解作用,對自身組織蛋白進行自降解,生產一種小分子的便于消化吸收的低分子肽,使其中六肽以下的占到蛋白含量的90%以上。既充分利用了蝦頭副產物資源,避免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制備的低分子肽產品具有高消化吸收特性,可用于開發蛋白質營養補充劑產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利用蝦頭自降解制備易吸收肽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蝦頭原料預處理:將新鮮對蝦蝦頭清洗干凈,加入少量清水,用高速搗漿機充分均漿,得到蝦頭均漿液;
(2)蝦頭內源酶的激活:將步驟(1)所述蝦頭均漿液平鋪于托盤中,將UV-C紫外燈置于托盤上方,輻照處理激活蝦頭內源酶;
(3)蝦頭的自降解:將步驟(2)所得的經過輻照處理的均漿液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和NaCl,先調節pH為酸性,置于水浴中在一定溫度下啟動內源酶的自降解作用;一段時間后再將pH調節至偏堿性,進梯度升溫,自降解過程結束后滅酶,得到蝦頭自降解產物溶液;
(4)離心:將步驟(3)所述蝦頭自降解產物溶液冷卻至常溫,離心取上清液,即為蝦頭自降解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洋大學,未經廣東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53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剛石砂輪的修整方法
- 下一篇:一種抗紫外真絲面料制造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