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環形光纖鏈路的光學頻率傳遞裝置與傳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4992.6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28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1 |
| 發明(設計)人: | 胡亮;吳龜靈;陳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0/25 | 分類號: | H04B10/25;H04B10/275;H04B10/516;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張寧展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環形 光纖 光學 頻率 傳遞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環形光纖鏈路的光學頻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端(1)、環形光纖鏈路(2)和接入端(3);
所述的本地端(1)由第一光耦合器(11)、第一聲光移頻器(20)、第一微波源(16)、混頻器(15)、第一帶通濾波器(17)、法拉第旋轉鏡(13)、第二光耦合器(12)、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4)、第二微波源(18)和第一微波功分器(19)組成,所述的第一光耦合器(11)的1端口、2端口、3端口分別與待傳光學頻率輸入口、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光耦合器(12)的1端口相連,所述的第二光耦合器(12)的2端口、3端口、4端口分別與所述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4)的輸入端口、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的1端口、所述的法拉第旋轉鏡(13)相連,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的2端口與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4)的輸出端口與所述混頻器(15)的1端口相連,所述的混頻器(15)的2端口、3端口分別與所述的第一微波源(16)的輸出端、所述的第一帶通濾波器(17)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一帶通濾波器(17)輸出端與所述的第一微波功分器(19)的1端口相連,所述的第一微波功分器(19)的2端口、3端口分別與所述的第二微波源(18)的輸出端口、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的3端口相連;
所述的接入端(3)由第三光耦合器(21)、第四光耦合器(22)、第五光耦合器(27)、第二光電轉換單元(23)、第二帶通濾波器(24)、分頻器單元(25)和第二聲光移頻器(26)組成,所述的第三光耦合器(21)的1端口、2端口、3端口、4端口分別與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的前一段、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的后一段、所述的第四光耦合器(22)的1端口、所述的第五光耦合器(27)的1端口相連,所述的第四光耦合器(22)的2端口、3端口分別與所述的第二聲光移頻器(26)的1端口、所述的第五光耦合器(27)的2端口相連,所述的第五光耦合器(27)的3端口與所述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23)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23)的輸出端與所述的第二帶通濾波器(24)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二帶通濾波器(24)的輸出端與所述的分頻器單元(25)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分頻器單元(25)的輸出端與所述的第二聲光移頻器(26)的3端口相連,所述的第二聲光移頻器(26)的2端口為光學頻率輸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環形光纖鏈路的光學頻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纖鏈路由光纖、雙向光放大器組成。
3.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環形光纖鏈路的光學頻率傳遞裝置的光學頻率傳遞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待傳的光學頻率信號E0=cos[νt]經過所述的第一光耦合器(11)后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光學頻率信號E0進入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沿著順時針方向在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中傳遞,另一部分光學頻率信號E0經所述的第二光耦合器(12)再次分成兩路,一路分光經過所述的法拉第旋轉鏡(13)反射后經所述的第二光耦合器(12)后作為本地參考光輸入所述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4),另一路沿著逆時針方向在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中傳遞;
順時針方向傳遞的光學頻率信號E0經過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再次回到本地端(1),經過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和所述的第二光耦合器(12)后進入所述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4)后,所述的第二微波源(18)輸出的微波信號經所述的第一微波功分器(19)加載到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的微波信號的頻率為ΩR,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工作在下移頻模式,所述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4)拍頻信號為E1:
E1∝cos[ΩRt-φp]
式中,φp為輸入的光學頻率信號E0經過長度為L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引入的相位噪聲,這里忽略了輸入光學頻率信號E0和所述的第二微波源(18)輸出信號的初始相位和幅度;E1與所述的第一微波源(16)輸出的角頻率為ΩL,ΩL>ΩR的信號通過所述的混頻器(15)混頻后,經過所述的第一帶通濾波器(17)后濾出下邊帶信號E2:
E2∝cos[(ΩL-ΩR)t+φp]
E2與第二微波源(18)輸出的信號經過所述的第一微波功分器(19)加載到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的3端口,所述的第一聲光移頻器(20)的2端口輸出光信號進入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沿著逆時針方向傳遞為
E3∝cos[(ν-ΩL+ΩR)t-φp]
2)在所述的環形光纖鏈路(2)中任意節點,通過所述的第三光耦合器(21)可獲得順時針和逆時針傳輸的光信號,通過將順時針和逆時針傳輸的光信號在所述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23)上拍頻后經過所述的第二帶通濾波器(24)濾出角頻率為ΩL-ΩR的微波信號,該微波信號經過所述的分頻器單元(25)后為:
式中,φa和φb分別為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從本地端(1)到接入端(3)的光纖鏈路長度La和Lb的相位噪聲,根據鏈路長度之間的關系L=La+Lb,長度為L的環形光纖鏈路(2)引入的總相位可表示為φp=φa+φb,所述的接入端(3)接收到的順時針信號可表示為
E5∝cos[νt+φb];
3)所述的E4加載到所述的第二聲光移頻器(26)的3端口,所述的接入端(3)接收到沿順時針傳播的光信號E5經過所述的第二聲光移頻器(26)的1端口、2端口后,輸出的光學頻率信號可表示為:
可見上式補償了E6中順時針方向從本地端(1)到接入端(3)的光纖鏈路引入的相位噪聲頻率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499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