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電池單元的排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4701.3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63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島貫銀四郎;鶴田晃弘;杉立健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L58/26 | 分類號: | B60L58/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貝貝;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東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電 單元 排氣 結構 | ||
1.一種車輛用電池單元的排氣結構,其具有排氣通路,所述排氣通路用于將對收容于電池單元的室內的電池進行冷卻后的氣體排出至所述電池單元的外部,所述電池單元搭載于車輛的后部,且
所述車輛用電池單元的排氣結構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通路包括:
排氣導管,將所述電池單元的室內與后側飾板連通;以及
從后側至前側依序連通的第一排氣通路、第二排氣通路、第三排氣通路、第四排氣通路及第五排氣通路,
所述第一排氣通路連通于所述排氣導管的末端部,且形成在沿著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后側飾板與后輪的輪胎輪罩內件之間,
所述第二排氣通路連通于所述第一排氣通路的車輛前方端部,且形成在所述后側飾板與側封內件之間,
所述第三排氣通路連通于所述第二排氣通路的車輛前方端部,且形成在中柱飾板、所述側封內件與中柱內件之間,
所述第四排氣通路連通于所述第三排氣通路的車輛前方端部,且形成在前側飾板的橫向延伸部與所述側封內件的車輛前方部分之間,其中所述前側飾板連結于中柱飾板的車輛前方,
所述第五排氣通路連通于所述第四排氣通路的車輛前方端部,延伸至所述前側飾板的開口部,且形成在所述前側飾板的縱向延伸部與前柱內下件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排氣結構,其中,
所述第五排氣通路的車輛前方側延伸至較儀表板配置在更車輛前方的空調單元為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排氣結構,其中,
在所述排氣通路具有排氣口,所述排氣口是設在所述中柱飾板的沿著車輛上下方向的下方位置且與車廂內連通,
所述第三排氣通路在所述中柱飾板的上游分支且連接至所述排氣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470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