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散式生活污水和雨水綜合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4183.5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3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崔曉宇;付意成;彭文啟;崔慶飛;駱輝煌;趙進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E03B3/02;E03F5/10;E03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藝涵 |
| 地址: | 10003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散 生活 污水 雨水 綜合 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城鎮生活用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散式生活污水和雨水綜合處理系統。一種分散式生活污水和雨水綜合處理系統,包括:一級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收集第一部分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調節池以及與收集調節池相連的一級污水處理單元,一級污水處理單元與衛生間用水管路連通,以為衛生間提供沖廁水;二級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收集第二部分生活污水和衛生間排水的預處理池以及與預處理池相連的二級污水處理單元,二級污水處理單元與污水排放管路連接。通過對雨水和污染較輕的生活污水的回收和再利用,增加可利用的再生水量,能夠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量,降低城市生活用水成本,節約了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鎮生活用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散式生活污水和雨水綜合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開始逐步重視雨水和生活污水源頭控制和綜合管理。雨水和生活污水的綜合利用能減少地下水開采量,防止地下漏斗擴大和地面下沉。雨水利用減少了城市雨水的外排量,直接減少了雨水徑流挾帶的污染物數量,使得進入城市水體的面源污染大為減少,促進了城市水環境的改善。
現有的污水處理方式通過將生活廢水和雨水進行粗放式統一收集后利用污水處理系統對收集的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然而統一收集的廢水中既有污染較重的糞便污水等生活污水,也包括污染較輕的洗漱用水、淋浴用水等污染較輕的生活用水和自然雨水,利用相同的污水處理系統對污染程度不同的污水進行處理,使得污染較輕的污水處理過度,處理模式粗放,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污水處理成本的控制。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對污染程度不同的污水同時進行處理造成資源浪費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分散式生活污水和雨水綜合處理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分散式生活污水和雨水綜合處理系統,包括:
一級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收集第一部分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調節池以及與收集調節池相連的一級污水處理單元,一級污水處理單元與衛生間用水管路連通,以為衛生間提供沖廁水;
二級處理裝置,包括用于收集第二部分生活污水和衛生間排水的預處理池以及與預處理池相連的二級污水處理單元,二級污水處理單元與污水排放管路連接。
優選的是,一級污水處理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接觸氧化池、膜過濾池和儲水池,接觸氧化池與收集調節池相連,儲水池通過水泵與衛生間用水管路連通。
優選的是,收集調節池與雨水收集裝置和雜排水收集裝置連接。
優選的是,收集調節池內安裝有水位傳感器。
優選的是,二級污水處理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厭氧池、缺氧池、固定床生物膜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厭氧池與預處理池連通,消毒池與污水排放管路連通。
優選的是,缺氧池與固定床生物膜池之間還連接有第一回流管路,用于將從缺氧池流入到固定床生物膜池內的消化液回流至缺氧池。
優選的是,厭氧池與沉淀池之間還連接有第二回流管路,用于將沉淀池內的污泥回流至厭氧池。
優選的是,消毒池與污水排放管路之間還連接有景觀池。
優選的是,景觀池內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有濾料混合層、植被土和植被。
優選的是,雨水收集裝置包括屋頂雨水收集裝置和地面徑流雨水收集裝置,屋頂雨水收集裝置上安裝有雨水監測傳感器。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41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