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3923.3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3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科;宋艷琴;李金濤;張建增;李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欣天利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18 | 分類號: | C21D1/18;C21D1/62;C21D1/613;C21D9/0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4100 重慶市萬***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循環 淬火 回火 自動控制 設備 方法 | ||
1.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包括懸掛鏈(1)、淬火爐(2、)升降機(3)、回火爐(4)以及風冷系統(5),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鏈(1)上從右往左依次設置有淬火爐(2)、升降機(3)、回火爐(4)以及風冷系統(5),所述升降機(3)位于淬火爐(2)以及回火爐(4)之間;
所述風冷系統(5)包括冷卻室(51)、散熱箱(52)、電機(53)、散熱扇(54)、安全門(55)以及氣缸組(56),所述冷卻室(51)的頂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設置有散熱箱(52),所述散熱箱(52)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電機(53,)所述電機(53)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散熱扇(54),所述散熱箱(52)與冷卻室(51)之間是相互連通的,所述冷卻室(51)的兩側均活動設置有安全門(55),所述安全門(55)遠離冷卻室(51)的一側設置有氣缸組(5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箱(52)、電機(53)以及散熱扇(54)均設置有八個,八個所述散熱箱(52)、電機(53)以及散熱扇(54)分為兩組且對稱設置在冷卻室(51)的頂部以及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組(56)主要包括豎向氣缸以及橫向氣缸,豎向氣缸帶動安全門(55)進行上下運動,橫向氣缸帶動安全門(55)進行橫向來回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爐(2)以及回火爐(4)均采用天然氣加熱方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爐(2)的一側通過風管(22)連接有引風機(21),所述風管(22)遠離淬火爐(2)的一端連接有引風機二(41),所述引風機二(41)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回火爐(4)相互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設備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3)的內部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事故槽(31)以及淬火槽(32)。
7.一種連續循環淬火及回火自動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天然氣連接到淬火爐2中,啟動淬火爐2進行淬火工作;
S2、淬火過程采用自動升降機進行自動控制,保證了淬火速度、淬火時間的一致性,自動控制運行小車運行速度、釬桿進爐的節拍、爐溫及熱處理保溫時間;
S3、淬火爐2淬火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通過引風機一(21)以及引風機二(41)傳輸到回火爐(4)中,縮短回火爐(4)加熱時間;
S4、需要冷卻時:利用所述電機(53)帶動散熱扇(54)進行轉動,從而對冷卻室(51)進行冷卻散熱;
S5、即可完成對釬桿自動控制淬火、回火熱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欣天利智能重工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欣天利智能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39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屏幕組件、其控制方法、系統和終端設備
- 下一篇:一種用于真空爐的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