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溫負壓換熱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3710.0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1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輝;萬華兵;張育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博益空調配套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63 | 分類號: | F24F1/0063;F24F1/0083;F24F13/30;F25B39/02;F25B39/04;F25B43/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一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董云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溫 負壓換熱 系統 | ||
本發明具體公開了一種高溫負壓換熱系統,包括補液部件(11)、負壓蒸發器(1)、冷凍除濕組件(2)、第一除濕部件(3)和第一冷凝器(4),所述負壓蒸發器(1)通過連接管路、控制閥(12)與第一除濕部件(3)連接,所述第一除濕部件(3)通過連接管路與冷凍除濕組件(2)連接,所述補液部件(11)的兩端分別與負壓蒸發器(1)、第一冷凝器(4)管路連接。本發明的高溫負壓換熱系統的結構合理,通過高溫蒸發形成負壓自冷卻循環換熱方式進行對高溫場地或多產熱設備地換熱,冷卻換熱轉換率和換熱速度更佳,適用范圍較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換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溫負壓換熱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機房設備多采用室內布置,但由于主變運行時發熱量較大,特別是在夏天,環境溫度高,負荷又大,極易引起主變溫度過高,若采取措施不當,使熱量無法及時排出,可能會導致主變減負荷甚至被迫停運,嚴重影響電力安全運行。
但是,現有機房或者其他場地大多數采取機械通風與自然通風相結合的方式,自然通風效果欠佳,機械通風多采用室內空調、新風等進行制冷,其耗能較為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自然通風效果欠佳和機械通風耗能過大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溫負壓換熱系統。該高溫負壓換熱系統的結構合理,通過高溫蒸發形成負壓自冷卻循環換熱方式進行對高溫場地或多產熱設備地換熱,冷卻換熱轉換率和換熱速度更佳。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上述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以實現:
一種高溫負壓換熱系統,包括補液部件、負壓蒸發器、冷凍除濕組件、第一除濕部件和第一冷凝器,所述負壓蒸發器通過連接管路、控制閥與第一除濕部件連接,所述第一除濕部件通過連接管路與冷凍除濕組件連接,所述補液部件的兩端分別與負壓蒸發器、第一冷凝器管路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換熱場地的內部,所述補液部件、負壓蒸發器、冷凍除濕組件和第一除濕部件位于換熱場地的外部。本方案通過合理的補液部件、負壓蒸發器、冷凍除濕組件、第一除濕部件和第一冷凝器的位置可以快速合理地進行負壓循環換熱,保障換熱地流暢性。
優選的,所述第一冷凝器選用盤管式冷凝器。本方案通過盤管式冷凝器的第一冷凝器可以提高循環換熱地速度和效率,快速進行對高溫設備進行降溫。
優選的,所述負壓蒸發器選用真空負壓蒸發器。本方案通過真空負壓蒸發器的負壓蒸發器可以提高負壓循環轉換的速度,提高換熱的效率。
優選的,所述第一除濕部件選用旋風式汽液分離器。本方案通過旋風式汽液分離器的第一除濕部件可以初步快速地進行除濕,為設備或者場地外的環境保持干燥,降低對換熱系統設備的影響。
優選的,所述冷凍除濕組件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蒸發器、壓縮機和第二氣液分離器,所述第二蒸發器分別連接第一除濕部件的出氣口和進液口,所述第二氣液分離器與第二冷凝器連接,所述第二冷凝器與壓縮機連接,所述壓縮機與第二氣液分離器連接。本方案通過冷凍除濕組件的各個部件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循環氣體的含液體的比例盡可能地降低,進一步地保障設備或者場地外的環境的干燥程度。
優選的,所述冷凍除濕組件還包括儲液罐,所述儲液罐分別與第二蒸發器、第二冷凝器連接。本方案通過儲液罐可以盡可能地將除濕分離的液體進行回收并且輸送至第一冷凝器作為冷卻液,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
優選的,還包括排氣部件,所述排氣部件通過連接管路與第二蒸發器連接,所述排氣部件選用真空泵。本方案通過真空泵的排氣部件可以盡可能快速地將負壓剩余氣體排氣,提高氣體的流動速度,提高換熱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博益空調配套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博益空調配套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37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