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終端的非法外聯監測方法、裝置、系統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3400.9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53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3 |
| 發明(設計)人: | 董巖;仇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40 | 分類號: | H04L9/40;H04L61/2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陳蕾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終端 非法 外聯 監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設備 | ||
1.一種終端的非法外聯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內網設備向待監測終端發送源IP地址為預設外網服務器的IP地址的第一報文,以便所述待監測終端在與外網連接的情況下將所述第一報文轉發至所述外網服務器,并由所述外網服務器向所述待監測終端返回源IP地址為內網設備的IP地址的第二報文;
如果所述內網設備接收到來自所述待監測終端的所述第二報文,則確定所述待監測終端為非法外聯的終端;
所述內網設備向待監測終端發送源IP地址為預設外網服務器的IP地址的第一報文之前,還包括:
所述內網設備構造攜帶自身的IP地址的第一報文;所述第一報文中攜帶的IP地址,是所述內網設備基于所述待監測終端中安裝的網絡軟件構建的,以使所述內網設備通過所述網絡軟件的開放端口將所述第一報文發送到所述待監測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網設備向待監測終端發送源IP地址為預設外網服務器的IP地址的第一報文之前,還包括:
所述內網設備將所述第一報文的源IP地址修改為預設外網服務器的IP地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網設備向待監測終端發送源IP地址為預設外網服務器的IP地址的第一報文之后,還包括:
記錄所述待監測終端的IP地址;
相應的,所述如果所述內網設備接收到來自所述待監測終端的所述第二報文,則確定所述待監測終端為非法外聯的終端之前,還包括:
所述內網設備在將接收到任一報文之后,基于記錄的所述待監測終端的IP地址確定所述報文是否為所述第二報文。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所述待監測終端為非法外聯的終端之后,還包括:
所述內網設備將所述待監測終端的IP地址加入預設阻斷列表中,以便對所述IP地址對應的流量進行阻斷。
5.一種終端的非法外聯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外網服務器在接收到來自待監測終端的第一報文后,從所述第一報文中解析出內網設備的IP地址;所述外網服務器構造源IP地址為所述內網設備的IP地址的第二報文,并將所述第二報文返回至所述待監測終端,以便所述待監測終端將所述第二報文轉發至所述內網設備,由內網設備基于所述第二報文確定所述待監測終端為非法外聯的終端;所述第一報文是所述內網設備構造的,所述第一報文中攜帶的內網設備的IP地址是所述內網設備基于所述待監測終端安裝的網絡軟件構建的,以使所述內網設備通過所述網絡軟件的開放端口將所述第一報文發送到所述待監測終端。
6.一種終端的非法外聯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發送模塊,用于向待監測終端發送源IP地址為預設外網服務器的IP地址的第一報文,以便所述待監測終端在與外網連接的情況下將所述第一報文轉發至所述外網服務器,并由所述外網服務器向所述待監測終端返回源IP地址為內網設備的IP地址的第二報文;所述第一報文是所述內網設備構造的,所述第一報文中攜帶的內網設備的IP地址是所述內網設備基于所述待監測終端安裝的網絡軟件構建的,以使所述內網設備通過所述網絡軟件的開放端口將所述第一報文發送到所述待監測終端;
確定模塊,用于在所述內網設備接收到來自所述待監測終端的所述第二報文時,確定所述待監測終端為非法外聯的終端。
7.一種終端的非法外聯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解析模塊,用于在接收到來自待監測終端的第一報文后,從所述第一報文中解析出內網設備的IP地址;所述第一報文是所述內網設備構造的,所述第一報文中攜帶的內網設備的IP地址是所述內網設備基于所述待監測終端安裝的網絡軟件構建的,以使所述內網設備通過所述網絡軟件的開放端口將所述第一報文發送到所述待監測終端;
構造模塊,用于構造源IP地址為所述內網設備的IP地址的第二報文;
返回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二報文返回至所述待監測終端,以便所述待監測終端將所述第二報文轉發至所述內網設備,并由內網設備基于所述第二報文確定所述待監測終端為非法外聯的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340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