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模板制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2720.2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72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晁志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凌天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3/02 | 分類號: | B28B13/02;B28B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712000 陜西省咸陽市楊凌示范***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模板 制造 裝置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模板制造裝置,用于解決對建筑模板制造的技術問題。一種建筑模板制造裝置,包括:在前部臨時存儲漿料,并在后部將漿料擠壓成型的箱體機構;向箱體機構前部內兩側分流注入漿料的進漿機構;將箱體機構內漿料攪拌并向中部轉移漿料的集中機構;將箱體機構內漿料由前部向后部轉移的中轉機構;在箱體機構后部配合箱體機構擠壓漿料成型為建筑模板的壓實機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模板制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建筑模板制造裝置。
背景技術
伴隨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方對施工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技術中,建筑物體大多通過現場澆筑而成。這種方式,雖然保證了建筑質量。但是,下方建筑物需要澆筑一段時間凝固后,才能進行下一上方高度的澆筑。另外,對于一些緊急救援現場,現場澆筑的方式也不太適用。現有技術中,有人提出采用預制墻板的方式。將墻板預制完畢后,再拉至現場拼接,可以較快的提高建筑效率;但是還缺少必要技術手段,來快速的獲取預制模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模板制造裝置,用于解決對建筑模板制造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建筑模板制造裝置,包括:在前部臨時存儲漿料,并在后部將漿料擠壓成型的箱體機構;向箱體機構前部內兩側分流注入漿料的進漿機構;將箱體機構內漿料攪拌并向中部轉移漿料的集中機構;將箱體機構內漿料由前部向后部轉移的中轉機構;在箱體機構后部配合箱體機構擠壓漿料成型為建筑模板的壓實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機構包括前后貫通的前箱體和后箱體,后箱體的橫截面尺寸小于前箱體。
進一步的,所述進漿機構包括進漿口、導流腔和導流螺桿泵,進漿口豎向安裝在前箱體上端,導流腔傾斜連通設置在進漿口與前箱體中的集中機構內側上方之間;導流腔設有兩套,兩套導流腔在方位上交錯設置;兩套所述導流螺桿泵安裝在前箱體上,導流螺桿泵的螺桿可轉動的設置在導流腔中。
進一步的,所述集中機構包括集中驅動電機和螺旋蝸輪,螺旋蝸輪縱向可轉動的安裝在前箱體內兩側,集中驅動電機安裝在前箱體的前端,集中驅動電機的旋轉動力輸出端與螺旋蝸輪的旋轉動力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集中驅動電機采用變頻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集中機構還包括物料擋板、壓力傳感器和物料擠壓復位彈簧,物料擋板可前后移動的安裝在前箱體兩側后方,并位于所述螺旋蝸輪的后方;壓力傳感器嵌裝在前箱體的后端板內,物料擋板與壓力傳感器之間通過所述物料擠壓復位彈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中轉機構包括中轉電機、中轉葉輪和中轉腔,中轉腔連通設置在前箱體的后方上部,中轉葉輪可轉動的設置在中轉腔下方內,中轉葉輪的下端深入至前箱體內中間位置以下;中轉電機的旋轉動力輸出端與中轉葉輪的旋轉動力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壓實機構包括壓實架、彈力桿和壓實板;所述后箱體為無上蓋結構,后箱體的左、右端板上端設有壓實槽;壓實板設置在后箱體的上端,壓實板的兩側通過壓實升降板可上下移動的插接在壓實槽中;
所述壓實架位于后箱體的上方,壓實架的下端與后箱體的側端面連接,壓實架的上端通過彈力桿與所述壓實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壓實機構還包括壓實電機、偏心輪、驅動連桿和鋪平板;壓實板的下端面上設有鋪平滑槽,鋪平板可左、右移動的安裝在壓實板上;壓實板的左、右方向上貫通設有與驅動鋪平板相對應的鋪平驅動槽;
所述壓實電機通過支架安裝在壓實板的上端,偏心輪設置在壓實電機的旋轉動力輸出端上;偏心輪通過驅動連桿以及壓實驅動螺栓與所述鋪平板鉸接,壓實驅動螺栓可左右移動的設置在鋪平滑槽中。
發明內容中提供的效果僅僅是實施例的效果,而不是發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凌天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楊凌天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27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虛擬現實的陪護機器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調節方法、機構及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