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2240.6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9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琪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9/20 | 分類號: | G06T19/20;G06F30/1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堅怡 |
| 地址: | 518017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設計 模型 顯示 方法 終端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在二維顯示窗口中確定視圖范圍;獲取視圖范圍內的二維圖形對應的圖形參數;對圖形參數進行三維重構,以得到與二維圖形對應的三維圖形,并在三維顯示窗口中顯示三維圖形。通過上述方法,能夠利用三維顯示窗口對模型進行實時查看和檢驗,無需再三維視圖或查看器中手動定位繪制區域,提高了三維模型的設計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建筑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建筑行業的設計都是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設計,在設計人員使用BIM軟件進行大規模的模型設計時,通常需要在平面或立面的視圖先進行定位后再繪制,并在繪制過程中通過切換至三維視圖或查看器進行查看以檢驗構件的繪制是否正確。
但由于三維模型的規模較大,使用三維視圖或查看器進行查看檢驗時需要手動定位到對應的繪制區域,耗費時間,導致整個繪制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能夠提高三維模型的設計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該方法包括:在二維顯示窗口中確定視圖范圍;獲取視圖范圍內的二維圖形對應的圖形參數;對圖形參數進行三維重構,以得到與二維圖形對應的三維圖形,并在三維顯示窗口中顯示三維圖形。
其中,在二維顯示窗口中確定視圖范圍,包括:在二維顯示窗口中確定中心點;以中心點為原點建立三維坐標系;以三維坐標系為基準,確定視圖范圍。
其中,三維坐標系為空間直角坐標系,中心點為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原點,空間直角坐標系包括x軸、y軸和z軸;以三維坐標系為基準,確定視圖范圍,包括:確定分別對應x軸、y軸和z軸的坐標范圍;根據x軸、y軸和z軸的坐標范圍,確定視圖范圍。
其中,獲取視圖范圍內的二維圖形對應的圖形參數,包括:確定視圖范圍內的至少一個構件;獲取至少一個構件的幾何特征。
其中,對圖形參數進行三維重構,以得到與二維圖形對應的三維圖形,包括:利用three.js對幾何特征進行三維重構,以得到與二維圖形對應的三維圖形。
其中,在三維顯示窗口中顯示三維圖形,包括:確定三維圖形中的至少一個構件的繪制順序;將最后繪制的一個構件采用第一渲染方式進行顯示,將除最后繪制的一個構件之外的構件采用第二渲染方式進行顯示。
其中,該方法還包括:當三維顯示窗口中的目標構件被選中時,令二維顯示窗口中對應的目標構件處于選中狀態,以便對目標構件進行操作。
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判斷iding事件是否被激活;若是,則執行在二維顯示窗口中確定視圖范圍的步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以及存儲器,其中,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用于實現上述的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用于實現上述的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申請提供的一種三維設計模型的顯示方法,通過在二維顯示窗口中確定視圖范圍,以及獲取視圖范圍內的二維圖形所對應的圖形參數,根據該圖形參數在三維顯示窗口中進行三維重構,以得到與二維圖形對應的三維圖形,并將三維圖形進行顯示。通過上述方式,在進行三維的模型設計過程中,能夠利用三維顯示窗口對模型進行實時查看并檢驗,無需在三維視圖或查看器中手動定位繪制區域,提高了三維模型的設計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22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螺桿秸稈膨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遺傳優化的集成光子帶通濾波器的設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