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被動降溫式發(fā)電蓄能設備間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11616.1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0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秦建鋒;潘韌堅;卜志軍;丁媛媛;汪濤;何棉磊;陳超;駱泳;邵雪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綠筑住宅系統(tǒng)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5/02 | 分類號: | E04H5/02;E04B1/343;E04B1/76;H02S10/1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wèi)東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閔行區(qū)***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被動 降溫 發(fā)電 蓄能 設備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被動降溫式發(fā)電蓄能設備間,屬于建筑工程領域,包括:蓄電模塊,被配置用于蓄電;儀表模塊,由電子設備構成,所述儀表模塊和蓄電模塊實現(xiàn)電氣連接;圍護結構,將所述蓄電模塊和儀表模塊收納至其內部,包括外墻板部件和屋頂部件,所述外墻板部件有多塊具有雙層結構的墻板圍合而成,所述屋頂部件布置在所述外圈部件的頂部,所述外墻板部件和屋頂部件設有貫穿的通風通道,在外墻板部件圍合的空間內,通過隔板分為上層和下層,所述上層被配置用于容納所述儀表模塊,所述下層被配置用于容納所述蓄電模塊。采用本方案后,其圍護結構主體采用有雙層結構,內部設有貫穿的通風通道,可以實現(xiàn)形成煙囪效應,實現(xiàn)高效地被動降溫。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被動降溫式發(fā)電蓄能設備間。
背景技術
目前基于經濟成本、能源產地、安全防護等因素的考慮,石油天然氣管道、發(fā)電站、野外科研站、氣象觀測站等應用的無人化監(jiān)控站點大多設于南北荒漠戈壁、無人海島等偏遠地區(qū)。使無人化監(jiān)控站點及對應的設備間陷于極熱極寒、風沙、缺水缺電、無風無光等極端環(huán)境之下,易造成設備故障或失效,地理位置的偏遠給設備的檢修帶來不便,留下安全隱患。
現(xiàn)有監(jiān)控站點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1)多采取傳統(tǒng)方式建造,成本高、工期長;(2)外電接入難,成本高;(3)在溫熱帶地區(qū)多變的天氣及高溫潮濕對儀表設備的影響;(4)多設于偏遠地區(qū),建造難度大。
綜上原因,建造控溫性好,自發(fā)電系統(tǒng)穩(wěn)定,安裝簡便,運輸便捷,成本可控的新型監(jiān)控站點尤為重要。
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被動降溫式發(fā)電蓄能設備間,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設備間溫度控制能力差,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低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被動降溫式發(fā)電蓄能設備間,包括
蓄電模塊,被配置用于蓄電;
儀表模塊,由電子設備構成,所述儀表模塊和蓄電模塊實現(xiàn)電氣連接;
圍護結構,將所述蓄電模塊和儀表模塊收納至其內部,包括外墻板部件和屋頂部件,所述外墻板部件有多塊具有雙層結構的墻板圍合而成,所述屋頂部件布置在所述外圈板部件的頂部,所述外墻板部件和屋頂部件設有貫穿的通風通道,在外墻板部件圍合的空間內,通過隔板分為上層和下層,所述上層被配置用于容納所述儀表模塊,所述下層被配置用于容納所述蓄電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外墻板部件為由內側板和外側板組成的空氣夾層結構。實現(xiàn)空氣夾層,起到保溫效果,并且有利于其內部的空氣流通,從而帶走設備間內部的熱量。
進一步的,所述外墻板部件底部和頂部均設有開孔。有利于空氣夾層的空氣流通,從底部吸入相對較冷的空氣,并從頂部帶走并排出相對較熱的空氣,提高空氣流動的順暢性。
進一步的,所述外墻板部件的內側板在對應上層空間的下方和上方均設有通孔。儀表模塊由于工作原因,容易產生較多的熱量,過高的溫度不利于系統(tǒng)運行,通過上下的通孔,實現(xiàn)冷空氣由下方進入,熱空氣由上方排出的通風,大大提高空氣循環(huán),從而降低儀表模塊對應上層空間的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外墻板部件包括可以開合的門板,所述門板對應下層空間的頂部設有貫穿的通風管。蓄電模塊的某些蓄電池在工作時,可能伴隨氫氣釋放,通過該通風管有利于密度較小的氫氣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屋頂部件的截面為類似于三角形結構,其內部中空,所述屋頂部件的頂部的兩側設有類似于百葉窗式的通風條,所述屋頂部件在對應外墻板部件頂部開孔處,均對應設置有與之貫穿的開孔。當自然風通過該三角形結構時,能夠在背風側產生負壓,有利于將熱空氣從其內部抽出,和外墻板對應開孔,可以實現(xiàn)形成煙囪效應,熱空氣可以自然上升并從通風條處排出,大大優(yōu)化了空氣流動的順暢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綠筑住宅系統(tǒng)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綠筑住宅系統(tǒng)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16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