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及其MIMO信號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1437.8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39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錦蓮;熊尚坤;何志強;張光輝;陸立;王慶揚;魏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24 | 分類號: | H04B7/024;H04B7/0413;H04B7/08;H04W16/20;H04W16/2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趙倩男;劉劍波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室內 分布 系統 及其 mimo 信號 傳輸 方法 | ||
本公開公開了一種多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及其MIMO信號傳輸方法,涉及移動通信領域。該系統包括:近端單元,被配置為將多路信源通道輸出的第一信號的頻率分別移頻至不同的頻點,形成具有不同頻點的多路第二信號;合路器,被配置為將具有不同頻點的多路第二信號合路為一路第三信號,并將第三信號傳輸至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的線纜;多個遠端單元中的每個遠端單元對應一個信源通道,被配置為對接收到的第三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得到一路對應信源通道的第二信號,對第二信號的頻率進行移頻,以得到對應信源通道輸出的第一信號,并將第一信號發送至終端。本公開能夠在不改變原有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的線纜、無源器件的前提下,解決室內MIMO信號覆蓋問題。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及其MIMO(Multiple-In Multiple Out,多入多出)信號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及行業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對移動信號的覆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G、5G作為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但4G、5G系統的頻率高、空間損耗大、穿透能力差,導致室外基站有效覆蓋面積降低。在室內環境下,移動通信信號覆蓋薄弱,終端無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動通信的盲區和陰影區。
室內分布系統是宏基站和微蜂窩的補充和延伸,是移動通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具有克服建筑物對信號的屏蔽作用、填補建筑物內信號的盲區、解決大型建筑物內信號場強分布不均等作用。可以較為全面的改善建筑物內的網絡覆蓋問題,整體提高移動通信網絡的服務水平。
室內場所特別是熱點區域中用戶對峰值數率要求較高,為了滿足用戶對數率的需求,需要提供對用戶的MIMO模式支持,如果實現4G、5G系統中的上、下行2*2MIMO,就需要兩套天線及射頻信號分配系統,這就大大的增加了室分建設成本及建設難度。對于目前已經建好2G、3G室內分布系統的室內場所,一般只有一路室內分布線纜。要實現2*2MIMO,需要新建室內分布線纜,同時需要再增加一倍的單極化覆蓋天線數量或將單極化覆蓋天線更換為雙極化覆蓋天線。該方式需要更換為支持5G頻率的無源器件,系統設計復雜、造價高、協調困難、施工難度大、覆蓋端狀態無法監控。
發明內容
本公開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及其MIMO信號傳輸方法,能夠在不改變原有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的線纜、無源器件的前提下,解決室內MIMO信號覆蓋問題。
根據本公開一方面,提出一種多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包括:近端單元,被配置為將多路信源通道輸出的第一信號的頻率分別移頻至不同的頻點,形成具有不同頻點的多路第二信號;合路器,被配置為將具有不同頻點的多路第二信號合路為一路第三信號,并將第三信號傳輸至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的線纜;多個遠端單元,其中,每個遠端單元對應一個信源通道,被配置為對接收到的第三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得到一路對應信源通道的第二信號,對第二信號的頻率進行移頻,以得到對應信源通道輸出的第一信號,并將第一信號發送至終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空間相鄰的兩個遠端單元處理不同信源通道的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遠端單元還被配置為將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第四信號的頻率移頻至對應的頻點,形成第五信號,并將第五信號通過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的線纜傳輸至近端單元,其中,相鄰遠端單元形成的第五信號的頻點不同;近端單元還被配置為將接收到的第五信號的頻率移頻至具有信源通道的頻點的第六信號,并將第六信號通過對應信源通道發送至對應的信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近端單元還被配置為獲取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內已使用的頻段,根據單通道室內分布系統內已使用的頻段,確定第二信號的頻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信號的頻點與第一信號的頻點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近端單元和遠端單元時頻同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14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