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鍋爐清灰的振打清灰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1287.0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6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錚;陳懿養;黃永東;李若林;陳植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保綠泰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37/54 | 分類號: | F22B37/54;F23J3/02;F28G7/00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南粵專利商標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國 |
| 地址: | 522000 廣東省揭陽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鍋爐 振打清灰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鍋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鍋爐清灰的振打清灰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鍋爐清灰的振打清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打機構和振打框架,振打框架橫跨設置于鍋爐的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并與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的蛇狀管道接觸,振打機構固定設置于振打框架所在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的外側對振打框架進行擊打。優點在于:通過在鍋爐的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設置振打框架,并使用振打氣缸對振打框架進行擊打,從而使振打框架對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的蛇狀管道進行沖擊振動,使附著在蛇狀管道上的灰脫落,清灰效果良好,不會存在清灰死角,提高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鍋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鍋爐清灰的振打清灰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內安裝的蒸發器或過熱器或省煤器在使用時,內部的蛇狀管道上容易附著各種灰類物質,一般使用空氣吹灰器或蒸汽吹灰器對其上方的灰進行吹掃,使用空氣吹灰器或蒸汽吹灰器進行吹掃時,蛇狀管道上容易存在吹灰死角,且對于附著在蛇狀管道上的灰塊難以清除,需要在設備大修時在人工清除,而蛇狀管道上積累的灰,則會大大降低蒸發器或過熱器或省煤器的工作效率,甚至造成損壞;同時,吹灰器吹灰時會對蛇狀管道施加較大的壓力,且需要較高的吹灰頻率,吹灰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鍋爐清灰的振打清灰裝置,具體在于提供一種可快速有效清除鍋爐蒸發器或過熱器或省煤器內蛇狀管道上的灰類物質的振打清灰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鍋爐清灰的振打清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打機構和振打框架,振打框架橫跨設置于鍋爐的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并與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的蛇狀管道接觸,振打機構固定設置于振打框架所在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的外側對振打框架進行擊打。
進一步的,振打框架包括驅動桿、連接桿和若干根振打桿,所述驅動桿橫跨鍋爐的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連接桿與驅動桿平行設置并與驅動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振打桿與驅動桿和連接桿垂直連接并與驅動桿和連接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振打桿穿過所在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的蛇狀管道中的縫隙并與蛇狀管道接觸。
進一步的,驅動桿通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橫跨設置在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設置于驅動桿所在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的兩側,驅動桿穿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并與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固定連接;振打機構固定設置于前固定座上。
進一步的,驅動桿和連接桿上均設置有與振打桿相同數目的安裝孔,振打桿穿過驅動桿和連接桿上的安裝孔與驅動桿和連接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振打桿從上到下依次包括固定卡頭、桿體和插接頭,所述振打桿的桿體和插接頭穿過驅動桿和連接桿上的安裝孔進行連接;所述桿體與驅動桿和連接桿上的安裝孔緊密連接。
進一步的,振打框架的連接桿的橫截面為“U”型,連接桿包括連接連接板和設置于連接板兩側的防護板,安裝孔設置于連接板上。
在一種方案中,振打框架的連接桿為一根,振打桿依次穿過驅動桿和連接桿,振打桿的固定卡頭卡在驅動桿的安裝孔上,振打桿桿體的末端與連接桿的安裝孔緊密連接。
在另一種方案中,振打框架的連接桿為兩根,振打桿依次穿過第一根連接桿、驅動桿和第二根連接桿,振打桿的固定卡頭卡在第一根連接桿的安裝孔上,振打桿桿體的末端與第二根連接桿的安裝孔緊密連接。
進一步的,振打機構包括振打氣缸和振打錘頭,振打氣缸驅動連接振打錘頭,振打錘頭朝向振打框架。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在鍋爐的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設置振打框架,并使用振打氣缸對振打框架進行擊打,從而使振打框架對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內的蛇狀管道進行沖擊振動,使附著在蛇狀管道上的灰脫落,清灰效果良好,不會存在清灰死角,提高省煤器或蒸發器或過熱器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保綠泰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保綠泰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12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文本分類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攝像光學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