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0501.0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8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益民;王逸晨;方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諾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28 | 分類號: | G01R31/28;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電路 電磁 發生 干擾 分析 | ||
本發明公開了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包括靜電放電模塊、快速群脈沖模塊、射頻傳導發生模塊以及通訊接口,所述靜電放電模塊的輸出端與快速群脈沖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快速群脈沖模塊的輸出端與射頻傳導發生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傳導發生模塊的輸出端與通訊接口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傳導發生模塊包括信號發生器、功率放大器、耦合網絡以及IC端,所述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與功率放大器的輸入端連接。該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通過靜電放電模塊和快速群脈沖模塊的設計,使得本產品能夠采用特殊供電方式,其實際輸出電壓均可從0V開始逐步往上升,可以實現更多的測試等級,滿足不同被測品的供電電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具體為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
背景技術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發明于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發明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成為人類歷史18世紀以來,世界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從此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機械能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供應到各用戶。
現有用于EMC電磁兼容方面的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具有以下缺點,一,不滿足用于集成電路的試驗,電壓不能夠進行調節,因為其不滿足集成電路EMC的標準,集成電路的供電一般都為弱電及小于等于36V,特別是一些芯片及其周圍的電路一般供電電壓均在5V左右,因此電磁發生干擾儀的起始電壓、電流等參數均遠遠高于集成電路所需求的參數,當集成電路(IC)經受靜電放電(ESD)時,放電回路的電阻通常都很小,無法限制放電電流,瞬間大電流會嚴重損傷IC,局部發熱的熱量甚至會融化硅片管芯,內部金屬連接被燒斷,鈍化層受到破壞,晶體管單元被燒壞,二,沒有針對于IC的測試,無法直接或間接的注入IC內部或者需要測試的點位,使得測驗的數值不夠精準。為此,我們提出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用于EMC電磁兼容方面的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具有以下缺點,一,不滿足用于集成電路的試驗,電壓不能夠進行調節,因為其不滿足集成電路EMC的標準,集成電路的供電一般都為弱電及小于等于36V,特別是一些芯片及其周圍的電路一般供電電壓均在5V左右,因此電磁發生干擾儀的起始電壓、電流等參數均遠遠高于集成電路所需求的參數,當集成電路(IC)經受靜電放電(ESD)時,放電回路的電阻通常都很小,無法限制放電電流,瞬間大電流會嚴重損傷IC,局部發熱的熱量甚至會融化硅片管芯,內部金屬連接被燒斷,鈍化層受到破壞,晶體管單元被燒壞,二,沒有針對于IC的測試,無法直接或間接的注入IC內部或者需要測試的點位,使得測驗的數值不夠精準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集成電路電磁發生干擾分析儀,包括靜電放電模塊、快速群脈沖模塊、射頻傳導發生模塊以及通訊接口,所述靜電放電模塊的輸出端與快速群脈沖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快速群脈沖模塊的輸出端與射頻傳導發生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傳導發生模塊的輸出端與通訊接口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傳導發生模塊包括信號發生器、功率放大器、耦合網絡以及IC端,所述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與功率放大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端與耦合網絡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耦合網絡的輸出端與IC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IC端的外設配有與其相匹配的探頭。
優選的,所述通訊接口配有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
優選的,所述通訊接口還配有GPIB接口、USB接口以及網口。
優選的,所述探頭包括同軸線連接器、屏蔽層、屏蔽延伸層、同軸線、中心導體以及介質。
優選的,所述同軸線連接器位于探頭的頂部且與探頭固定連接,所述屏蔽層為探頭外部的線套,所述屏蔽層的內部開設有空腔,所述屏蔽層內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同軸線,所述屏蔽層內腔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介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諾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諾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05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