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下部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0371.0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4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水野諒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孫明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下部 構造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會對線條體施加過度荷載的車輛下部構造。線束保護器(10)具備:主體部(11),其將線束(30)收納于內部;保持部(12),其從主體部(11)的一個側面(11a)朝向側方延伸,并在與底面板(3)之間保持清洗液管(20);和安裝部(13、13),其設于主體部(11)的另一個側面(11b),并經由下縱梁(2)安裝于車身。清洗液管(20)具有通過向下方迂回而彎曲成谷狀且與主體部(11)的下表面(11c)相比位于下方的下突部(21)。線束保護器(10)具有與主體部(11)的下表面(11c)相比使下端面(41)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4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下部構造。
背景技術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設于車輛下部的線束保護器。線束保護器具備:收納線束的保護器主體;夾具,其設于保護器主體的側部且嵌合固定于車身面板;和保護器蓋,其鉸鏈結合于保護器主體的側部且形成有在成形夾具時使金屬模具穿插的夾具起???。而且,作為線條體的清洗液管(washer?tube)被多個保持部保持并以沿著保護器主體的長度方向的方式鄰接設置于該保護器主體。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3810355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以往的車輛下部構造中,若存在使保護器主體內部的線束分支的分支部,則需要以不干擾分支部的方式使清洗液管的一部分向下方迂回。
然而,迂回布線的清洗液管有可能與保護器主體的下表面相比更位于下方。此時,若保持部因乘員上下車時從上方傳遞的荷載而向下方位移,則有清洗液管被夾在保持部與車身的地板面之間的隱患。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會對線條體施加過度荷載的車輛下部構造。
本發明的車輛下部構造具備配置于車身的地板面上方的線束保護器、和與線束保護器鄰接配置的線條體,該車輛下部構造的特征在于,線束保護器具備:主體部,其將線束收納于內部;保持部,其從主體部的一個側面朝向側方延伸,并在與地板面之間保持線條體;和安裝部,其與主體部的另一個側面相比設于側方,并安裝于車身,線條體具有與主體部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下方的下突部,線束保護器具有與主體部的下表面相比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不會對線條體施加過度荷載的車輛下部構造。
附圖說明
圖1是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中從上方觀察到的沿著車輛右側的下縱梁配置有線束保護器的情況的俯視圖。
圖2是表示沿著圖1中II-II線的位置上的分支部的結構的車輛下部構造的剖視圖。
圖3是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中的線束保護器的車室內側的側視圖。
圖4是在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中從下方觀察到的線束保護器的分支部附近的俯視圖。
圖5是在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中將底面板上的部件的高度進行比較的示意性的剖視圖。
圖6是在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中從上方觀察到的線束保護器及清洗液管的配置的俯視圖。
圖7是在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車輛下部構造中將與圖5相當的部分中的底面板上的部件的高度位置進行比較的示意性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3?底面板(地板面)
10?線束保護器
11?主體部
11a?(一個)側面
11b?(另一個)側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03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在線服裝的個性化虛擬紙娃娃
- 下一篇:半導體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