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及其連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0095.8 | 申請日: | 2020-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73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田建勃;王夢夢;王振山;郭宏超;胡孔斌;李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5/10 | 分類號: | E04B5/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張皎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裝配式 疊合 鋼梁 連接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包括工字鋼梁,工字鋼梁“工字”的上表面呈左右對稱固定有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固定在工字鋼梁上的一端工字鋼梁預留有通孔,通孔內錨固有套管,套管伸出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的上表面,兩個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上表面共同蓋設有蓋板,蓋板上與通孔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孔,螺栓連接件依次穿過孔、套管固定在工字鋼梁“工字”的上表面;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因預制底板與鋼梁連接不好影響其協同工作的性能以及預制底板相互之間的連接處易出現裂縫的問題。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的連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本發明還涉及上述疊合板的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提出建筑工業化的要求,各式各樣的裝配式樓板層出不窮,目前建筑物的樓板普遍存在著建筑物整體剛度差、穩定性及抗震性較差、承重能力較低、造價較高等問題,在工程中樓板接縫處采取措施困難,導致建筑物的隔音效果差。
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是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最常用的樓板形式之一,也是現在樓板體系中首先研究的內容,其具有良好的整體性、抗裂性、抗震性和保溫隔熱性能,這一系列的優勢都使得送種樓板體系得到更加廣泛的研究和應用。但是,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有三個明顯的缺點:
(1)預制底板與鋼梁的連接是出現問題的關鍵,影響二者協同工作的性能;(2)預制底板相互之間的連接處易出現裂縫;(3)仍存在一定量的現場濕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因預制底板與鋼梁連接不好影響其協同工作的性能以及預制底板相互之間的連接處易出現裂縫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的連接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制裝配式疊合板與鋼梁的連接結構,包括工字鋼梁,工字鋼梁“工字”的上表面呈左右對稱通過螺栓連接件固定有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
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固定在工字鋼梁上的一端工字鋼梁預留有通孔,通孔內錨固有套管,套管伸出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的上表面,呈左右對稱的兩個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上表面共同蓋設有蓋板,蓋板上與通孔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孔,螺栓連接件依次穿過孔、套管固定在工字鋼梁“工字”的上表面;
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上表面放置有鋼筋網,套管伸出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的位置處纏繞有拉結筋,拉結筋的兩端綁扎在靠近套管的鋼筋網上,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上表面填埋有灌漿料,將鋼筋網、拉結筋、螺栓連接件以及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凝固連接。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
工字鋼梁“工字”的上表面沿“工字”的深度方向均勻固定有至少兩對呈左右對稱的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
每個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上靠近工字鋼梁的一端沿其寬度方向均勻設置有兩個通孔,即就是共有呈左右對稱的兩對通孔,每對通孔上均蓋設有一個蓋板。
位于工字鋼梁同一側且相鄰的兩個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靠近彼此的一側設置為臺階狀,且相鄰兩個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的臺階相互配合。
位于工字鋼梁同一側且相鄰的兩個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靠近彼此的一側對應開設有至少一對通孔a,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置有蓋板a,蓋板a對應在兩個對應設置的通孔a上,通孔a內錨固有套管,套管伸出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的上表面的位置處纏繞有拉結筋,拉結筋的兩端綁扎在靠近套管的鋼筋網上,蓋板a、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通過穿過蓋板a以及套管的螺栓連接件固定連接。
每個套管上纏繞有兩根拉結筋,兩根拉結筋的兩端分別綁扎在套管兩側的鋼筋網上,相對應的兩個套管上的拉結筋呈對稱綁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00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