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被動房的預制復合保溫外墻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9642.0 | 申請日: | 2020-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3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煒;崔和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龍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288 | 分類號: | E04C2/288;E04C2/30;E04C2/34;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5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被動 預制 復合 保溫 外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被動房的預制復合保溫外墻板,屬于被動房建設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外墻外板、外墻內板以及位于外墻外板與外墻內板之間的內填保溫材料組;所述內填保溫材料組包括分設與外墻外板以及外墻內板相對兩側上的xps板以及粘接于兩層xps板之間真空絕熱板,真空絕熱板之間無間隔設置,且xps板分別粘接于外墻外板以及外墻內板上;所述外墻外板與內墻內板之間共同的固定有將內填保溫材料組貫穿的連接件組;外墻內板的內外側各有一層龍骨形成朝向室內方向的內側龍骨和連接外墻外板方向的外側龍骨,每層龍骨均包括多個豎龍骨和橫龍骨。本發明達到了能夠兼顧保溫和負載性能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結構領域,涉及一種用于被動房的預制復合保溫外墻板及其制作方法、設計方法以及包含該墻體的鋼結構建筑,特別是用于鋼結構住宅。
背景技術
被動房,是各種技術產品的集大成者,通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總和不超過120千瓦·小時/(平米.年)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標準,是通過高隔熱隔音、密封性強的建筑外墻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實現。
“被動房”是國外倡導的一種全新節能建筑概念,也是我國推動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契機和平臺。
現有技術中,外墻板的保溫結構均采用在兩層珍珠巖混凝土板之間填充聚苯板、擠塑板、聚氨酯板、泡沫玻璃板等保溫材料,雖然能夠實現外墻板保溫效果的提升,但是對于被動房而言,外墻板還需要能夠承重,顯而易見上述現有技術無法實現;在被動房領域,有項目在兩層混土板之間的夾層內加設xps板,實現使被動房外墻板具有一定承重能力和保溫能力,但是這種形式的外墻板無論是承重能力還是保溫能力都比較平庸,相當于現有技術中心犧牲保溫性能而提升承重能力的做法。因此,這里提供一種既具有良好承重能力又擁有良好保溫性能的用于被動房的預制復合保溫外墻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被動房的預制復合保溫外墻板,其能夠在具有良好保溫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良好承重能力。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被動房的預制復合保溫外墻板,包括外墻外板、外墻內板以及位于外墻外板與外墻內板之間的內填保溫材料組;
所述內填保溫材料組包括分設與外墻外板以及外墻內板相對兩側上的xps板以及粘接于兩層xps板之間真空絕熱板,真空絕熱板之間無間隔設置,且xps板分別粘接于外墻外板以及外墻內板上;
所述外墻外板與內墻內板之間共同的固定有將內填保溫材料組貫穿的連接件組;
外墻內板的內外側各有一層龍骨形成朝向室內方向的內側龍骨和連接外墻外板方向的外側龍骨,每層龍骨均包括多個豎龍骨和橫龍骨;
所述外墻外板四個邊分別螺栓連接有角鋼邊框,四個所述角鋼邊框圍成區域內設有鋼筋網片,穩定連接結構固設于鋼筋網片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分設與外墻外板以及外墻內板相對兩側上的xps板以及粘接于兩層xps板之間真空絕熱板能夠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由于真空絕熱板之間無間隔設置,且xps板分別粘接于外墻外板以及外墻內板上,所以溫度的傳遞可以視為只能夠通過真空絕熱板進行傳遞,實現了具有良好保溫性能的目的;同時外墻外板四個邊分別螺栓連接有角鋼邊框,四個所述角鋼邊框圍成區域內設有鋼筋網片,穩定連接結構固設于鋼筋網片上,且外墻外板與內墻內板之間共同的固定有將內填保溫材料組貫穿的連接件組,能夠提高外墻板整體的結構強度,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較佳的:所述連接件包括玻璃鋼制拉結件以及斷橋連接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玻璃鋼制的拉結件質量輕,強度高,導熱能力差,符合對外墻板保溫性能良好,承重能力強的要求。
較佳的:所述穩定連接結構呈多個間隔分布的三棱錐狀突出狀,三棱錐狀的穩定連接結構一個尖端朝向外墻外板與外墻內部之間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龍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遼寧龍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96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