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8813.8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92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馨慧;李子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6/332 | 分類號: | G06F16/332;G06F11/3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洪銘福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代碼 缺陷 報告 檢索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及裝置,包括:獲取待檢索代碼;基于代碼關鍵字和語料規則,解析待檢索代碼,得到項目描述標簽;基于項目描述標簽從指定的檢索資料庫中讀取代碼缺陷報告。裝置包括收集模塊,用于獲取待檢索代碼;解析模塊,用于基于代碼關鍵字和語料規則,解析待檢索代碼,得到項目描述標簽;提取模塊,用于基于項目描述標簽從指定的檢索資料庫中讀取代碼缺陷報告。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對代碼的識別,確定合適的項目描述標簽,以從指定的檢索資料庫中讀取代碼缺陷報告,相對于簡單的關鍵字檢索,針對效果更好,檢索效率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檢索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開源社區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開發手機程序的需求日益增長,要求越來越高。許多自動化測試用例生成技術應運而生,用于在手機應用中查找崩潰或者缺陷。
一部分應用開發工程師喜歡閱讀用自然語言解釋的測試用例。同時,自然語言編寫的缺陷報告存在內容冗余或者相似的部分,可以用于不同程序中進行跨項目運用。
開源代碼托管網站,例如GitHub上都有高級搜索功能;針對查找測試用例運用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報告,可以通過設置多個要素來進行檢索。對于特定類型的程序,如Android,目前的檢索方式下,GitHub無法過濾掉特定應用程序存儲庫,且只能添加一個限制要素作為開發語言的過濾條件,也無法搜索程序的功能或應用場景,不方便查找想要的資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代碼缺陷報告檢索裝置,能夠滿足在復雜安全環境下的定位需求。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
第一方面,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包括:獲取待檢索代碼;基于代碼關鍵字和語料規則,解析待檢索代碼,得到項目描述標簽;基于項目描述標簽從指定的檢索資料庫中讀取代碼缺陷報告。
本發明實施例的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對代碼的識別,確定合適的項目描述標簽,以從指定的檢索資料庫中讀取代碼缺陷報告,相對于簡單的關鍵字檢索,針對效果更好,檢索效率更高。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設置指定的檢索資料庫包括:從開源社區獲取缺陷報告;根據功能關鍵字和語料規則,匹配并標記缺陷報告,功能關鍵字與代碼關鍵字關聯;集合完成標記的缺陷報告,得到檢索資料庫。通過開源社區,能夠最大范圍的獲取缺陷報告,通過功能關鍵字和語料規則能夠準確的定位缺陷報告的內容,以方便后續的檢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還包括:獲取檢索關鍵字;對應的,基于項目描述標簽和檢索關鍵字,從指定的檢索資料庫中讀取對應的代碼缺陷報告。通過增加檢索關鍵字作為檢索參數,能夠進一步提高檢索的準確性。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檢索資料庫根據預設的文本相似度算法處理對應的代碼缺陷報告,按照得到的相似度評分輸出。通過文本相似度作為推薦的基礎,能夠方便用戶查看檢索結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代碼缺陷報告檢索方法,文本相似度算法具體包括:基于檢索關鍵字和/或項目描述標簽所包含的子標簽中的至少一個,通過重疊系數和/或n-gram算法計算不同的代碼缺陷報告之間的相似度;其中,項目描述標簽的子標簽包括:XML文件名、視圖名稱和資源名稱;檢索關鍵字的子標簽包括:XML文件名、視圖名稱、資源名稱、報告長度、報告狀態、關聯標記和回復數量;對應的,根據子標簽的相似度和預設的數學公式,計算得到單份代碼缺陷報告的相似度評分。通過具體的文本相似度算法和具體的子標簽,能夠結合具體的實際操作,提高檢索的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科技大學,未經南方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88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