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湖泊、淀、魚塘清淤底泥和尾水處理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8522.9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2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康金虎;孫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水投環保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1 | 分類號: | C02F11/121;C02F11/147;C02F9/14;C02F11/12;C02F3/12;C02F11/122;C02F11/1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至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張平力 |
| 地址: | 750000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湖泊 魚塘 清淤 水處理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湖泊、淀、魚塘清淤底泥和尾水處理的工藝,通過在采用清淤船土工管袋脫水方法、自然晾曬脫水方法和高壓泥漿泵板框壓濾脫水方法這三種處理工藝,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該湖泊、淀、魚塘清淤底泥和尾水處理的工藝,實現了針對不同面積水域,不同水量的湖泊、淀、魚塘等底泥處理需要采用不同的處理工藝,從而達到經濟高效合理的處理效果,減小和降低能耗以及資源能量損失,有效清除底泥污染物、減少泥水污染物釋放、提升水質,大大提高了水環境承載力,進而為生境恢復提供前提保障,并促進生態環境健康恢復,通過開展淀區內源治理,是從根本出發點進行著手,解決環境存在內源性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湖泊、淀、魚塘清淤底泥和尾水處理的工藝。
背景技術
河道、湖泊、淀由于上游村落較多,農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污染負荷較大,分散式畜禽養殖生活污水直接入河,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堤岸植被匱乏,水土流失;承接上游城市排污,水體處于污染狀態;圍湖種植面積較大,農業污染直接入河、植被匱乏水土流失等綜合因素影響,分析表明,進入90年代以來,尤其是90年代入淀水量出現總體減少趨勢,干湖/淀威脅加重,水質惡化,環境發生了改變,使生態遭受破壞的可能性增加,且很多污染物已經沉積在底泥當中,不但危及湖/淀內水生動植物的可持續繁衍,同時也影響淀區數十萬群眾生產生活。
因此針對不同面積水域,不同水量的湖泊、淀、魚塘等底泥處理需要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工藝以及方法,從而達到經濟高效合理的處理效果,減小和降低能耗以及資源能量損失。
本發明針對不同水量的湖泊、淀、魚塘等底泥采用了三種工藝進行處理:1、大片連片水域且水量較大湖泊、淀面,采用清淤船清淤,底泥采用土工管袋法脫水;2、小片且水量較少河、魚塘等,采用將水抽干經自然晾曬后干挖施工,底泥采用自然晾曬法脫水3、區域面積適中且水量適中,采用將水抽干后開展高濃度泥漿泵施工,清淤底泥采用板框壓濾法脫水。
本發明能夠有效清除底泥污染物、減少泥-水污染物釋放、提升水質,提高水環境承載力,進而為生境恢復提供前提保障,開展淀區內源治理,是從根本出發點進行著手,解決環境存在內源性問題,提高水環境承載力,為生境恢復提供前提保障,并促進生態環境健康恢復。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湖泊、淀、魚塘清淤底泥和尾水處理的工藝,能夠有效清除底泥污染物、減少泥-水污染物釋放、提升水質,提高水環境承載力,進而為生境恢復提供前提保障,開展淀區內源治理,是從根本出發點進行著手,解決環境存在內源性問題,提高水環境承載力,為生境恢復提供前提保障,并促進生態環境健康恢復。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湖泊、淀、魚塘清淤底泥和尾水處理的工藝,包括清淤船土工管袋脫水方法、自然晾曬脫水方法和高壓泥漿泵板框壓濾脫水方法,所述清淤船土工管袋脫水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清淤船通過負壓設備從湖、河底部將污泥抽吸上來,經過過濾設備將大塊的樹枝、磚塊和塑料污染物攔截過濾,然后再經過管道混合器輸送到土工過管袋;
S2、輸送過程中同時向管道混合器中投加PAM,然后進入土工管袋,PAM投加量按0.7-0.8kg/m3進行,產生的余水在排水通道內添加混凝劑PAC,經過存儲池進行沉淀,之后余水通過SBR法進行二級處理,達標后直排入湖泊或淀中;
所述自然晾曬脫水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T1、利用潛水泵或者離心泵將水量較少的河、魚塘中的上層清水抽吸干,露出下部的底泥,經過自然陽光太陽的照射晾曬以及自然風的風干;
T2、然后人工或機械干挖,將表皮干燥部分深挖露出,底部還未干燥部分也通過翻動讓其充分自然晾曬,從而徹底干燥脫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水投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寧夏水投環保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85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