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8137.4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255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仲賢;薛翠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鉅怡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41 | 分類號: | H04N21/41;H04N21/442;H04N2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雙;張燕華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接觸 影像 生理 檢測 功能 家庭 影音 系統 | ||
1.一種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電視機;以及
一影像式生理信號捕獲設備,耦接該電視機的一顯示處理器,且包括一影像擷取模塊、耦接該影像擷取模塊的一核心運算模塊以及一通訊模塊;其中,該影像擷取模塊被配置用以在至少一用戶正在觀看該電視機的情況下擷取至少一用戶影像,且該核心運算模塊具有:
一檢測部位偵測單元,用以接收由該影像擷取模塊所傳送的該至少一用戶影像,從而自所述用戶影像之中檢測一人臉部位;及
一生理指數運算單元,耦接該檢測部位偵測單元,用以自所述人臉部位之中取得至少一生理信號,從而對該至少一生理信號執行至少一信號處理,借以獲得該用戶的多項生理指數;
一活力指數運算單元,其耦接該生理指數運算單元,用以依據所述多項生理指數而計算出該用戶的多項活力指數;及
一健康狀態評估單元,耦接該生理指數運算單元和該活力指數運算單元,用以依據所述多項活力指數和所述多項生理指數而評估該用戶的一健康狀況;
其中,該通訊模塊用以將該多項生理指數和該多項活力指數傳送至該電視機的該顯示處理器;
其中,該顯示處理器接收該多項生理指數之后對其執行一資料處理,所述資料處理包括:資料儲存、資料傳輸、數值化顯示該多項生理指數、圖表化顯示該多項生理指數、及/或曲線資料化顯示該多項生理指數;
其中,在該健康狀態評估單元評估該用戶的健康狀況未符合標準的情況下,該核心運算模組傳送一警示信號至該電視機的該顯示處理器,從而令該顯示處理器控制該電視機顯示一警示信號,提醒該用戶注意其身體健康狀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所述多項生理指數包含:心律、心率變異值、呼吸率、血容量、血氧、血壓、血管粘度(Bloodvesselviscosity)、靜脈功能、靜脈回流、腳踝壓力、生殖器反應(Genital?responses)、與心輸出量(Cardiac?output)。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該檢測部位偵測單元自所述用戶影像之中檢測一胸部部位,令該生理指數運算單元自所述胸部部位之中取得所述生理信號,從而在對該生理信號執行所述信號處理之后,獲得該用戶的呼吸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該影像式生理信號捕獲設備整合在該電視機之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該電視機為選自于由LCD電視機、LED電視機、QD-LED電視機、和OLED電視機所組成群組之中的任一者。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該影像式生理信號捕獲設備更包括一主控制器,其耦接該影像擷取模塊、該核心運算模塊與該通訊模塊,用以控制該影像擷取模塊與該核心運算模塊的運行,且控制該通訊模塊將所述多項生理指數傳送至該顯示處理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該影像式生理信號捕獲設備更包括:一儲存模塊,其耦接該核心運算模塊和該主控制器,用以儲存所述多項活力指數以及所述多項生理指數。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功能的家庭影音系統,其中,該核心運算模塊更具有一人臉辨識單元,其耦接該檢測部位偵測單元,且用以自所述人臉部位之中取得一人臉特征信息,進而依據該人臉特征信息與儲存在該儲存模塊之中的一人臉特征模板進行一特征匹配程序,完成該用戶的身份辨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鉅怡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鉅怡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813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共聚物與有機光伏元件
- 下一篇:生物質硬碳制造方法及其鈉離子電池負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