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和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7934.0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8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宋鵬飛;秦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1 | 分類號: | G01N21/01;G01N21/5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趙毅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粉末 激光 吸收率 測量 裝置 測量方法 | ||
1.一種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量裝置包括激光器、光路系統、惰性氣體保護箱依并依次相連,惰性氣體保護箱內設有粉末容器及加熱系統,粉末容器內裝有粉末,惰性氣體保護箱外分別連接有測溫系統和計算機;加熱系統包括感應線圈、感應電源和溫度控制器,加熱系統中的感應線圈固定于惰性氣體保護箱中,與感應電源相連,感應電源與溫度控制器相連;測溫系統包括熱電偶和動態數據采集器,熱電偶一端穿過粉末容器通孔,固定于粉末容器底部,另一端通過惰性氣體保護箱與動態數據采集器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路系統包括透鏡、半透半反鏡、全反射鏡和光功率計,透鏡設有透鏡一,透鏡二,透鏡三,且透鏡一,透鏡二,透鏡三與半透半反鏡、全反射鏡依次相連,半透半反鏡與光功率計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氣體保護箱內充有惰性氣體,Ar2、N2或He;所述的惰性氣體保護箱內頂部為石英玻璃,側面裝有香蕉插座和進出氣閥,測溫系統、加熱系統均連接在香蕉插座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容器的材料為具有傳導率低、熔點高于測試中粉末溫度的石棉、尼龍、耐高溫陶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容器上制有一定深度的凹槽(深度1-3mm),凹槽底部側壁開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溫系統與計算機相連。
7.一種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搭建光路系統,將激光光束擴束并利用透鏡進行準直,使得光斑尺寸與粉末容器被激光束照射面的尺寸相近;準直后的激光束經半透半反鏡被分為具有相同功率的兩束激光,即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利用光功率計實時測量反射光束的激光功率Pin;利用全反射鏡改變透射光束的傳輸方向,使其穿過惰性氣體保護箱頂部的石英玻璃進入箱內;
(2)測量粉末容器的質量m1;將粉末倒入粉末容器壓實,并刮去多余的粉末使表面平整;再次測量粉末容器的質量m2,得到粉末質量m=m2-m1;
(3)將粉末容器固定于感應線圈中心;并且令激光束輻照于粉末容器中的粉末表面,粉末容器中心與激光束的光斑中心重合;
(4)在惰性氣體保護箱內,通過氣閥抽出空氣,再充入惰性氣體,使得氧含量降到1000ppm以下;
(5)通過溫度控制器的溫度設定,控制感應線圈的加熱功率,調控粉末溫度,使得粉末穩定在一定的溫度T0;
(6)設定激光功率和輻照時間t,開啟激光器;
(7)測溫系統將采集到的不同時刻粉末溫度數據傳輸至計算機;
(8)利用計算機,對不同時刻的粉末溫度數據依據式:
進行擬合,得到粉末溫升ΔT。式(1)中,B、C與D為待擬合的參數,T0為粉末初始溫度,ti為粉末溫度開始上升的時間,te為粉末溫度上升到最大值的時間;最終通過式:
得到粉末對激光的吸收率A,式(2)中,CP為粉末材料的比熱容。
8.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粉末容器深度在1~3mm,粉末容器直徑與激光光斑直徑相近,從而使得激光輻照下粉床溫度在徑向和深度方向均勻穩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激光功率為50~300W,輻照時間范圍在4~30s,以避免粉末溫度過高,發生相變影響吸收率的測量。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對激光吸收率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測溫系統中的動態數據采集器的采樣頻率大于1Hz。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79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