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7906.9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55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賀泓;杜金鵬;石曉燕;單玉龍;單文坡;余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J29/85 | 分類號: | B01J29/85;B01D53/8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u sapo 34 分子篩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所述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鋁源、硅源、磷源、銅鹽、有機胺模板劑和溶劑混合制得溶膠;(2)將所述溶膠進行晶化過程,所述晶化過程伴隨有攪拌和/或震蕩,煅燒,得到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針對現有技術中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抗低溫水熱老化性能較差的問題,本發明采用一步水熱合成法制備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并且通過在晶化過程中伴隨有攪拌和/或震蕩,使得到的催化劑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的條件下,還具有優異的抗低溫水熱老化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催化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非常嚴峻,氮氧化物(NOx)是霧霾組成中的主要成份之一,NOx危害極為嚴重,除引發霧霾問題以外,還會造成酸雨、光化學煙霧和臭氧層破壞等環境問題。NOx的產生有兩大人為來源,一是以發電廠為代表的固定源裝置所產生;二是以柴油車為代表的移動源裝置所產生。其中,柴油車尾氣中的NOx是城市中NOx的最主要來源,由于柴油車發動機在正常工作時其內部溫度很高(大于1800℃),因此NOx的生成難以避免,故而需要進行尾氣后處理來減少NOx的排放。
目前柴油車尾氣處理裝置中廣泛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SCR)催化劑來進行尾氣中NOx的脫除;選擇性催化還原催化劑包括貴金屬型催化劑、金屬氧化物型催化劑和分子篩型催化劑。其中,分子篩型催化劑以同時具備高活性、高穩定性和較低成本的優勢脫穎而出,被廣泛應用在柴油車尾氣處理裝置當中。
由于銅摻雜的菱沸石(CHA)型分子篩催化劑具有良好的NOx催化還原能力,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高溫水熱穩定性,因而具備一定的應用前景。傳統的制備方法為兩步離子交換法,即首先合成出H-SAPO-34分子篩,再將合成好的H-SAPO-34分子篩交換成NH4-SAPO-34,最后通過離子交換轉換成Cu-SAPO-34分子篩,合成過程較為繁瑣,因此有必要開發和應用一步合成法制備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同時當柴油品質較差時,在柴油車尾氣中除了含有NOx之外,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硫(SO2),而SO2會導致Cu-SAPO-34催化劑中毒,從而降低其催化還原NOx的能力。此外,對實際生活中柴油車尾氣進行研究發現,柴油發動機內部溫度雖高達1800℃,但尾氣平均溫度則集中在150~350℃,尤其是柴油車冷啟動時,尾氣溫度會保持較長時間低于200℃,而目前商用的銅基SAPO-34型分子篩催化劑在較低溫度下(200℃)的催化活性不高,造成了較多NOx的排放。而真正限制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應用于柴油車尾氣后處理裝置中的問題,在于該類分子篩的低溫水熱穩定性較差。有很多研究發現,Cu-SAPO-34長期暴露于潮濕、低溫(小于100℃)的環境中,會導致催化劑嚴重失活。因此,提高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的低溫水熱穩定性是使其應用成為可能的關鍵。
CN110479358A公開了一種鏑改性的Cu-SAPO-34分子篩脫硝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量取鋁源、硅源、磷酸、模板劑、銅硝酸鹽、鏑硝酸鹽和去離子水,配制獲得均勻的水溶液A;步驟2,將步驟1獲得的水溶液A進行水熱反應,在160~200℃的溫度下陳化,獲得反應產物B;步驟3,將步驟2獲得的反應產物B進行洗滌干燥后,在450℃以上的溫度下煅燒,獲得鏑改性的Cu-SAPO-34分子篩脫硝催化劑。但是所述方法得到的Cu-SAPO-34分子篩脫硝催化劑抗老化性能較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79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