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無線充電物品位置檢測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06456.1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0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50/10;H02J50/40;H02J50/90;G01B7/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閆華;傅磊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充電 物品 位置 檢測 功能 裝置 | ||
本發(fā)明主要提出一種具無線充電物品位置檢測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其主要為一無線充電座,且該無線充電座具有一無線充電控制芯片、一發(fā)射線圈單元、M×N個線圈的一線圈陣列單元、一第一移動模塊以及一第二移動模塊。在一智能型手機上置在該無線充電座之上的情況下,各所述線圈會生成對應的一感應電流;此時,無線充電座便可依據(jù)各所述感應電流的大小變化而測得該智能型手機內(nèi)部的一鐵氧體貼片的一中心位置,從而控制該第一移動模塊與該第二移動模塊移動該發(fā)射線圈單元至所述中心位置。在此情況下,無線充電座便能夠以最好的無線充電效能完成對該智能型手機的無線充電作業(y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線充電(wireless charging)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新式無線充電裝置,其可自動檢測放置于其上的一無線充電物品的位置,進而移動其內(nèi)部的一無線充電模塊至所述無線充電物品下方處,從而對該無線充電物品進行無線充電。
背景技術
隨著行動式電子裝置的高度發(fā)展,智能型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物品。已知,智能型手機內(nèi)部配置有幾種基本感測器,包括:環(huán)境光感測器、距離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全球定位系統(tǒng)等。除了上述基本感測器以外,高階的智能型手機可能還會搭載血氧感測器、心率感測器、指紋感測器等用以感測使用者的個人信息的感測器。
為了便利用戶對其智能型手機進行充電,目前市售的中高階皆搭載無線充電功能。圖1顯示現(xiàn)有的一個無線充電裝置和一個智能型手機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1’通常包括一電源適配器11’以及可供一智能型手機2’放置于其中的一無線充電座12’。進一步地,圖2顯示該無線充電裝置1’和該智能型手機2’的方塊圖。在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1’的設計中,該無線充電座12’主要包括一微控制器121’、一驅(qū)動單元122’與一發(fā)射線圈單元123’,且該智能型手機2’具有一接收線圈單元21’、一電源管理單元22’與一電池23’。
如圖1所示的無線充電裝置1’的確便利用戶對其智能型手機進行充電。可惜的是,實際的使用經(jīng)驗指出,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1’具有以下實務缺陷:
(1)用戶必須將智能型手機2’的接收線圈單元21’對準無線充電座12’的發(fā)射線圈單元123’才能夠讓所述無線充電裝置1’顯示出最佳的無線充電效能。然而,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1’和智能型手機2’之間并無明確的對準模式供用戶依循。
(2)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1’的無線充電座12’的一物品置放平臺121’的面積大小僅限于放置一臺智能型手機2’,造成用戶必須在一臺智能型手機2’完成無線充電之后將其自該無線充電座12’取下,再接著將另一臺智能型手機2’放置在該無線充電座12’之上。簡單地說,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1’無法滿足同時擁有至少二臺智能型手機2’的用戶的需求。
由上述說明可知,現(xiàn)有的無線充電裝置仍具有一些缺失有待改進。有鑒于此,本案的發(fā)明人極力加以研究發(fā)明,而終于研發(fā)完成本發(fā)明的一種具無線充電物品位置檢測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無線充電物品位置檢測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其主要為一無線充電座,且該無線充電座具有一無線充電控制芯片、一發(fā)射線圈單元、M×N個線圈的一線圈陣列單元、一第一移動模塊以及一第二移動模塊。在第一臺智能型手機上置在該無線充電座之上的情況下,各所述線圈會生成對應的一感應電流;此時,無線充電座便可依據(jù)各所述感應電流的大小變化而測得該智能型手機內(nèi)部的一鐵氧體貼片的一中心位置,從而控制該第一移動模塊與該第二移動模塊移動該發(fā)射線圈單元至所述中心位置。在此情況下,無線充電座便能夠以最好的無線充電效能完成對該智能型手機的無線充電作業(yè)。
此外,在第二臺智能型手機同時被放置在該無線充電座的情況下,該無線充電座亦可基于該線圈陣列單元所傳送的感應電流的大小變化而檢測所述第二臺智能型手機內(nèi)部的鐵氧體貼片的中心位置。接著,在前述第一臺智能型手機完成無線充電之后,接續(xù)地控制該第一移動模塊和該第二移動模塊將該發(fā)射線圈單元移動至所述第二臺智能型手機的中心位置處,從而接續(xù)地對該智能型手機進行無線充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64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