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端子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6438.3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0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沈超;張金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臺正耀精密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24 | 分類號: | H01R13/24;H01R13/42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毛方方 |
| 地址: | 224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子 組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端子組件,所述端子組件包括相互配對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對設置的一對固定片及分別設置于相應固定片內側的一對接觸彈片,所述母端子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對所述接觸彈片及位于一對所述接觸彈片之間以與所述公端子的接觸彈片相接觸的舌片。本發明端子組件的公、母端子對接時的接觸面積較大,以傳輸較大電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端子組件。
背景技術
傳統電連接器是電子電氣裝置中不可缺少的元件。隨著電子電氣裝置的更新換代,電連接器已發展成相當成熟的產品。對于電連接器提而言,能夠接觸穩定并且可靠的傳輸信號或者電流是必須的,而導電端子是電連接器的必要元件,一般而言,端子組件通常包括相互對接的公導電端子和母導電端子,傳統的公導電端子與母導電端子彼此結構差異較大,制程上較為復雜且對接時的接觸面積有限。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端子組件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觸面積較大的端子組件。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端子組件,其包括相互配對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對設置的一對固定片及分別設置于相應固定片內側的一對接觸彈片,所述母端子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對所述接觸彈片及位于一對所述接觸彈片之間以與所述公端子的接觸彈片相接觸的舌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母端子具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供公端子插入的對接腔及位于所述收容部一端的對接端,所述舌片突設于所述對接腔內,所述公端子的固定片及接觸彈片自所述對接端插入所述對接腔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收容部具有相對設置的頂、底壁及與所述頂、底壁中的至少一個相連的側壁,所述頂、底壁與所述側壁相連形成位于其內側的所述對接腔,所述母端子的一對接觸彈片分別固定于所述頂、底壁的內壁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公端子的所述一對接觸彈片沿高度方向相對設置,每一所述固定片具有位于其前端的對接部,所述接觸彈片裝設于所述對接部的內側,所述一對固定片沿高度方向相互組裝后,所述一對固定片的對接部之間沿高度方向間隔形成間隔空間以供所述母端子的舌片插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每一所述固定片還具有位于其后側的固定部及位于其橫向方向上兩側的至少一對配合部,所述一對固定片位于同側的所述配合部相互咬合以將彼此固定。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母端子還具有自所述收容部一體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及自所述舌片遠離所述對接端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所述對接端為所述收容部遠離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母端子的舌片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間設有傾斜延伸的銜接部,以使所述舌片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舌片位于所述收容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每一所述接觸彈片具有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前、后兩端的至少兩個扣爪,所述至少兩個扣爪分別抓扣于所述公端子的固定片或所述母端子的頂、底壁。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每一所述接觸彈片還具有自所述基板彎折突伸形成的若干彈性臂,每一所述扣爪具有與所述基板的前端或后端相連的連接部及自所述連接部彎折延伸的勾扣部,所述彈性臂與所述勾扣部分置于所述基板于高度方向上的兩側。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每一所述接觸彈片還具有自所述基板突設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彈性臂突設于所述基板在高度方向上的同一側,且所述突出部的突出高度低于所述彈性臂的突出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臺正耀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東臺正耀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64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基因敲除載體及其應用
- 下一篇:面板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