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及電流雙向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6345.0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3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曉東;黃敏;方剛;盧進軍;黃榜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固德威電源科技(廣德)有限公司;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28 | 分類號: | H02M3/28;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彰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潘劍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離 雙向 dcdc 變換器 電流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包括:
由至少三橋臂并聯構成的兩逆變電路,每一所述橋臂由至少兩開關管串聯構成;
由至少三組諧振電容和諧振電感串聯連接后和至少三相變壓器任意一側的所述逆變電路上的至少三個勵磁電感構成的諧振電路;
至少三個繞組并與兩所述逆變電路和所述諧振電路連接的至少三相變壓器,其中,
當能量從兩所述逆變電路的任一側傳輸至另一側時,作為輸入側的所述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壓逆變成一個方波或階梯波電壓,作為輸出側的所述逆變電路構成整流電路,將所述至少三相變壓器提供的脈沖電流變換成對輸出側電路提供能量的直流電壓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逆變電路上都并聯連接有去耦電路,所述去耦電路由至少兩去耦電容串聯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當任意一側所述逆變電路作為輸出側時,其上的所述橋臂中的所述開關管采用相同的頻率,其中,
當任意一側所述逆變電路作為輸出側時,按照電流方向將每一橋臂上的所述開關管分別定義為第一開關管和第二開關管,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源極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漏極連接,則每一所述橋臂中,所述第二開關管和第一開關管的相位角互差180度,且所述橋臂中,各橋臂之間按照預設角度形成滯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諧振電路中,所述勵磁電感為與N相變壓器的一側邊并聯的外在電感,所述諧振電感為外在電感或所述N相變壓器的漏感,其中,
所述勵磁電感與所述N相變壓器的一側邊并聯后與所述諧振電感和諧振電容串聯構成所述諧振電路的一支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定義包括{1、2、3…n-1、n}的N橋臂和{1、2、3…n-1、n}的N相變壓器,對于N相變壓器的第m相諧振電路,其中,
所述N相變壓器的一側邊中,第m相諧振電路的一端與該側逆變電路的第m橋臂的橋臂中點連接,另一端與該側逆變電路的去耦電路的中點連接;
所述N相變壓器的另一側邊中,第m相諧振電路的一端與該側逆變電路的第(n+1-m)橋臂的橋臂中點連接,另一端與該側逆變電路的去耦電路的中點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管反并聯有二極管。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管為金氧半場效晶體管。
8.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7所述的隔離型雙向DCDC變換器的DCDC電流雙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橋臂間滯后角度和開關管相位角度差的步驟S1;
配置能量從任一側逆變電路傳輸至另一側時,開關管的通斷時序的步驟S2;
配置變換器切換能量傳遞方向和/或能量在變換器兩逆變電路之間傳遞的步驟S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DCDC電流雙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在所述開關管的通斷時序中,對于任一橋臂上的開關管的驅動信號為互補的兩個驅動信號,則,對于任一橋臂,開關管為擇一連通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固德威電源科技(廣德)有限公司;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固德威電源科技(廣德)有限公司;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634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