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5124.1 | 申請日: | 2020-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2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侯雅君;王懷遠;梁宗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海康威視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29 | 分類號: | H04W4/029;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楊春香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處理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機器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機器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取目標采集數據;對于采集時間相鄰的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當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中的采集時間之間的差值小于第一閾值時,確定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為同一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否則,確定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為不同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基于各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確定目標MAC地址在各停留輪次的停留時間,并基于目標MAC地址在各停留輪次的停留時間,確定目標MAC地址在第一統計周期內在目標區域的停留時間。該方法可以提高停留時間統計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機器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探針(本文中簡稱為探針)基于WiFi探測技術來識別無線WiFi接入點附近開啟WiFi功能的智能終端,如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等,采集智能終端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訪問控制)地址。
目前,一種主流的用戶行為軌跡采集方案為:基于探針采集到的數據,確定智能終端的停留地點以及停留時長等,進而,確定用戶的行為軌跡。
然而實踐發現,上述用戶行為軌跡采集方案中,基于探針的采集數據確定智能終端的停留時長時,基于統計周期內(通常為自然日)同一探針針對同一MAC地址的采集數據中最早的采集時間和最晚的采集時間來確定,未考慮智能終端會存在中途長時間離開該探針的采集范圍然后再回來的情況,所確定的停留時長的準確性也較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機器可讀存儲介質。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包括:
獲取目標采集數據;其中,目標采集數據為目標探針在第一統計周期內采集到的目標MAC地址的采集數據,采集數據包括MAC地址、探針標識以及采集時間;
對于采集時間相鄰的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當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中的采集時間之間的差值小于第一閾值時,確定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為同一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否則,確定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為不同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
基于各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確定目標MAC地址在各停留輪次的停留時間;
基于目標MAC地址在各停留輪次的停留時間,確定目標MAC地址在第一統計周期內在目標區域的停留時間;其中,目標區域為目標探針關聯的區域。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數據處理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被配置為獲取目標采集數據;其中,目標采集數據為目標探針在第一統計周期內采集到的目標MAC地址的采集數據,采集數據包括MAC地址、探針標識以及采集時間;
第一確定單元,被配置為對于采集時間相鄰的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當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中的采集時間之間的差值小于第一閾值時,確定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為同一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否則,確定該兩個目標采集數據為不同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
第二確定單元,被配置為基于各停留輪次的目標采集數據,確定目標MAC地址在各停留輪次的停留時間;
第三確定單元,被配置為基于目標MAC地址在各停留輪次的停留時間,確定目標MAC地址在第一統計周期內在目標區域的停留時間;其中,目標區域為目標探針關聯的區域。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通信接口、存儲器和通信總線,其中,處理器,通信接口,存儲器通過通信總線完成相互間的通信;
存儲器,用于存放計算機程序;
處理器,用于執行存儲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時,實現第一方面的數據處理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海康威視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海康威視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51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