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構預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4055.2 | 申請日: | 2020-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98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國;潘建國;李闖;孫朗秋;劉欣澤;歐陽芳;李智;肖增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G01V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劉飛;周達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酸鹽 巖儲層 孔隙 結構 預測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1.一種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構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目標區塊基于地震疊前反演的縱波速度數據體和密度數據體;
根據所述目標區塊的測井數據確定孔隙度與縱波速度、密度的第一關系模型,并根據所述目標區塊的數字巖芯數據確定孔隙度與縱波速度、密度的第二關系模型;
將所述第一關系模型和所述第二關系模型的加權和作為第三關系模型;
基于所述測井數據獲取所述目標區塊的第一孔隙結構因子,并基于所述數字巖芯數據獲取所述目標區塊的第二孔隙結構因子;
將所述第一孔隙結構因子和所述第二孔隙結構因子的加權和作為第三孔隙結構因子;
將所述縱波速度數據體和所述密度數據體輸入所述第三關系模型,獲得所述目標區塊的孔隙度數據體;
將所述縱波速度數據體與所述孔隙度數據體進行交會,獲得所述目標區塊的孔隙結構數據體;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測井數據獲取所述目標區塊的第一孔隙結構因子,包括:
根據公式確定所述目標區塊的第一孔隙結構因子;
其中,ρ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密度,ρm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孔隙相中固體相礦物骨架的密度,ρf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孔隙相中充填的流體或氣體的密度,φ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孔隙度,K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體積模量,VP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在指定頻段下隨圍壓變化的縱波速度,VS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在指定頻段下隨圍壓變化的橫波速度,μ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剪切模量,Fk1為第一中間變量,Km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孔隙相中固體相礦物骨架的體積模量,Kf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孔隙相中充填的流體或氣體的體積模量,f1為第二中間變量,γ1為目標區塊基于測井數據的孔隙結構因子;
所述基于所述數字巖芯數據獲取所述目標區塊的第二孔隙結構因子,包括:
根據公式確定所述目標區塊的第二孔隙結構因子;
其中,ρ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密度,ρm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孔隙相中固體相礦物骨架的密度,ρf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孔隙相中充填的流體或氣體的密度,φ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孔隙度,K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體積模量,VP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在指定頻段下隨圍壓變化的縱波速度,VS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在指定頻段下隨圍壓變化的橫波速度,μ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剪切模量,Fk2為第三中間變量,Km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孔隙相中固體相礦物骨架的體積模量,Kf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孔隙相中充填的流體或氣體的體積模量,f2為第四中間變量,γ2為目標區塊基于數字巖芯的孔隙結構因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構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目標區塊的測井數據確定孔隙度與縱波速度、密度的第一關系模型,包括:
獲取所述目標區塊的測井數據;所述測井數據包括孔隙度、縱波速度和密度;
基于預設的機器學習模型訓練所述測井數據,以獲取孔隙度與縱波速度、密度的第一關系模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構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目標區塊的數字巖芯數據確定孔隙度與縱波速度、密度的第二關系模型,包括:
獲取所述目標區塊的指定巖樣的巖石物理參數;
基于所述巖石物理參數及所述指定巖樣的CT掃描圖像構建數字巖芯;
讀取所述數字巖芯的指定數據;所述指定數據包括孔隙度、縱波速度和密度;
基于預設的機器學習模型訓練所述指定數據,以獲取孔隙度與縱波速度、密度的第二關系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405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在心臟驟停中提供復蘇或暫停狀態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