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3847.8 | 申請日: | 2020-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06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成;姚文杰;劉子淇;羅濤;劉振光;張永;王力立;徐志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8B21/18;G08B21/20;H04N7/18;G01D21/02;C21C5/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 地址: | 21009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平臺 轉爐 煉鋼 在線 監控 預警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戶移動終端(1)、云端平臺(2)和環境信息采集與處理系統(3);
所述用戶移動終端(1)包括移動終端(5)和PC(6);
所述云端平臺(2)包括云服務器ECS(8)、云數據庫(9)和云對象存儲(7);
所述環境信息采集與處理系統(3)由多個企業節點(4)組成,每個企業節點(4)包括工控機(10),與工控機(10)相連的通信模塊(11)、執行機構(13)、顯示屏(14)、報警裝置(15),以及與工控機(10)和通信模塊(11)相連的監測模塊(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務器ECS(8)中運行的程序包括與各企業節點(4)進行數據交互的數據交互程序(28)、Web站點后臺程序(29)和數據庫數據維護程序(30);
所述數據交互程序(28),用于與各企業節點(4)的數據交互以及進行數據分析處理;
所述Web站點后臺程序(29),用于用戶在Web瀏覽器中對系統進行遠程訪問以及對各企業節點(4)進行管理;
所述數據庫數據維護程序(30),用于對云數據庫(9)中存儲的歷史監測數據進行維護,包括數據備份和刪除設定期限外的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模塊(12)包括控制器(18)、視頻監控攝像頭(19)和傳感器組(20);所述通信模塊(11)包括網關(16)和4G無線通信模塊(17),其中網關(16)用于傳輸視頻監控攝像頭(19)的視頻信息,4G無線通信模塊(17)用于傳輸傳感器組(20)監測的環境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組(20)包括與控制器(18)相連的副槍檢測探頭(21)、流量傳感器(22)、壓力傳感器(23)、溫度傳感器(24)和濕度傳感器(2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4G無線通信模快(17)包括MCU處理器、進行參數配置的RS-232接口電路、進行數據傳輸的RS-485接口電路、SIM卡電路、SMA天線插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機構(13)包括云臺(26)和電磁閥(27)。
7.一種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云端平臺(2)和環境信息采集與處理系統(3)進行系統初始化;
步驟2、Web站點后臺程序(29)檢測登錄用戶屬性:若為安監局用戶,則網頁顯示所有企業的監控信息;若為企業用戶,則只顯示相應單個企業的監控信息;
步驟3、數據交互程序(28)等待網絡I/O事件:如果是連接事件,則建立新的連接,返回繼續等待網絡I/O事件;如果不是連接事件,則進入步驟4;
步驟4、判斷是否為數據讀取事件;如果不是則返回步驟3;如果是則接收并分析處理數據,并將數據存到云數據庫(9)和云對象存儲(7);
步驟5、Web站點后臺程序(29)采用長輪詢的方式更新網頁信息,用戶在權限范圍內進行在線監控;
步驟6、判斷指標是否出現異常情況:若未出現,則直接返回步驟3;若出現異,則網站網頁進行報警,同時向對應的企業節點(4)發送報警指令,企業節點(4)生產現場的報警裝置(15)報警,同時4G無線通信模塊(17)向指定用戶移動終端發送報警短信;
步驟7、若設定時間內警報持續存在,則自動強制關閉相應生產設備,并返回步驟3;否則直接返回步驟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云平臺的轉爐煉鋼在線監控和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異常情況包括溫度、流量、壓力、副槍檢測的指標超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384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