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號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2949.8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22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蘇晶晶;羅麗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0 | 分類號: | H04W4/80;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光金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自由貿***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 檢測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信號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接收藍牙信號,并對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得到檢測的信號質量;在信號質量不大于質量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藍牙信號中的同步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或停止對藍牙信號中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通過對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并在檢測的信號質量不大于質量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藍牙信號進行信號檢測,以減少對同步碼部分的信號或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降低功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號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和語音通信開放的全球規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固定設備或移動設備建立通信環境的一種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在藍牙系統中,接收機在接收到藍牙信號之后,接收機會對藍牙信號進行自動增益控制(automaticgain control,AGC)、信號檢測和信號同步。
目前,接收機在計時器設置的時長內對藍牙信號中同步碼(sync word)或接入地址(access address)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以對藍牙信號進行信號同步,直至計時器計時完成。在藍牙信號質量較差的情況下,接收機無法成功同步藍牙信號,但這種方式接收機仍會在計時器設置的時長內對同步碼部分的信號或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導致接收機功耗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號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通過對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并在檢測的信號質量不大于質量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藍牙信號進行信號檢測,以減少對同步碼部分的信號或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降低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號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藍牙信號,并對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得到檢測的信號質量;在所述信號質量不大于質量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所述藍牙信號中的同步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或停止對所述藍牙信號中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信號質量包括信號能量;所述接收藍牙信號,并對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得到檢測的信號質量,包括:接收所述藍牙信號,并對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能量檢測,得到所述信號能量。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信號質量包括相關峰值,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與本地信號進行信號相關,得到所述相關峰值,所述本地信號包括前導碼。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質量閾值包括能量閾值或相關峰值閾值中的至少一個;所述在所述信號質量低于所述質量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所述藍牙信號中的同步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或停止對所述藍牙信號中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包括:在所述信號能量不大于所述能量閾值,和/或,所述相關峰值不大于所述相關峰值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所述藍牙信號中的同步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或停止對所述藍牙信號中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在接收到藍牙信號之后,對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得到檢測的信號質量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信號質量大于所述質量閾值的情況下,對所述藍牙信號中的同步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或對所述藍牙信號中接入地址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藍牙信號,并對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得到檢測的信號質量,包括:接收所述藍牙信號,并在第一時長內對所述藍牙信號中前導碼部分的信號進行信號檢測,得到所述檢測的信號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29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