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葡萄副梢基部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2620.1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3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丁建林;向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2 | 分類號: | A01G17/02;A01G7/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倫厚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劉坤 |
| 地址: | 61004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葡萄 基部 花芽分化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葡萄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葡萄副梢基部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具體技術方案為:選擇粗壯的新梢培養為主蔓,待主蔓梢長至50~60cm時摘心,保留頂端2個副梢為第一副梢,抹掉主蔓上其它副梢。待第一副梢長至80cm時再次摘心。將第一副梢分別壓下、反方向固定于地面作為結果蔓。將結果蔓上抽生的第二副梢保留6~8支,留5~7葉、摘心,并將延長梢抹除。將第二副梢上的副梢全部抹除,留5~7片葉。冬剪后,對第二副梢進行修剪,僅保留第二副梢基部的一個芽。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可有效提高花芽分化率,更有利于花芽分化形成果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葡萄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葡萄副梢基部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鮮食葡萄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不斷加,品種繁多,很多品種的品種特性都是中長梢花芽分化,而枝梢過長保留不僅浪費很多營養,同時增加了很多枝梢處理的勞務成本,同時對冬季修剪要求較高,導致很多種植基地過長留枝芽,增加了第二年抹芽打梢的工作量。由于栽培技術方法不合理,導致葡萄管理難度大,不能快速形成優質豐產穩產樹型,無法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
在南方亞熱帶地區,由于光溫水熱資源豐富,非常適宜葡萄等溫帶水果的生長,葡萄從3月初萌芽到10月初停止生長長達8個月的生長期,副梢的生長量極大。大多數農戶按照常規的修剪方法對副梢進行短截,造成樹勢旺盛,營養生長快,花芽分化較差等;同時,處理副梢花費大量的勞動力。造成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夏季葡萄副梢的生長控制較差,不僅消耗了大量的養分,還由于郁閉易發生病蟲害造成較大的損失。葡萄光合產生的營養物質不能很好地積累到基部芽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葡萄副梢基部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葡萄栽培方法,在葡萄冬剪后,對葡萄結果蔓上的副梢進行修剪,修剪至僅保留結果蔓上的副梢基部的一個芽。
優選的,所述結果蔓的獲得方法為:
待葡萄萌發抽梢后,選擇粗壯的新梢培養為主蔓,每株苗木培養1個主蔓;待主蔓梢長至50~60cm時摘心,保留頂端2個副梢作為第一副梢,抹掉主蔓上其余副梢;
待所述第一副梢分別長至80cm左右時,對所述第一副梢分別再次摘心,摘心長度20cm,保留60cm,隨后將所述第一副梢分別壓下、反方向平行固定于地面,作為結果蔓。
優選的,在結果蔓上抽生出副梢后,對所述結果蔓上副梢的修剪方法為:
將所述結果蔓上抽生的副梢作為第二副梢,保留6~8支第二副梢,使其直立生長;將所述第二副梢留5~7葉、摘心,并將其延長梢抹除,將所述第二副梢上的副梢全部抹除,僅留5~7片功能葉;
在葡萄冬剪后,對葡萄的第二副梢進行超短梢修剪,僅保留第二副梢基部的一個芽。
優選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地勢高、向陽、土壤pH為6.3~7.3的土地作為種植基地,在所述種植基地上開溝種植,在種植溝內施加基肥,后覆土回填滿呈饅頭狀種植行,澆透水;
(2)選取根系完整的葡萄苗移栽至種植溝,踏實后澆透水,覆蓋地膜,保持土壤濕度為60~70%;
(3)苗木萌芽前,每畝施加清水4~5t;待萌發抽梢后,對葡萄梢進行修剪,獲得結果蔓;
(4)待葡萄進入生長季節后,每隔15~20天,追施20-20-20+TE水溶性平衡肥;在葡萄進入花芽分化期,追施磷酸二氫鉀、黃腐酸肥;
(5)9~10月,追施腐熟羊糞;
(6)在葡萄冬剪后,對葡萄結果蔓上的副梢進行修剪,修剪至僅保留結果蔓上的副梢基部的一個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26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